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小社区迸发出大能量 成都武侯区黉门街社区让1+1>2

来源:成都晚报 发布时间:2014-01-10 06:34:35

  深冬的清晨,武侯区电信路14号院居民杨国琼老人像往常一样,又来到社区居委会拉家常。杨国琼并不是黉门街社区的“原住居民”,但是现在大家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社区干部考虑得很周到,总是尽量满足我们的需要,不管是阴沟堵了还是房子漏雨,一个电话打过去,他们一会儿就来了。人与人之间和谐、温暖,住得舒服,我和院子里的邻居都说一辈子就住在黉门街社区,不搬家了。”

  网格式管理:区域明晰 责任包干

  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申民辉以前在企业工作,他把企业管理的经验移植到了社区管理中,建立起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大调解体系为基础、基层综合配套服务为保障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

  黉门街社区面积不大,但人口密集,常住户4300多户、1.26万人,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数倍。社区把区域内的院落和街面划为8个网格,把社区原来的劳动保障专干、计划生育专干、流动人口协管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员、民情民意专递员等整合成8人的社区综合服务协管员队伍,将他们“下沉”到网格中,形成责任片区包干负责制。由此形成了“社区工作站—综合服务管理网格—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的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有人发现问题,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大量矛盾纠纷在院子里就被发现并解决了,社区秩序自然也就和谐稳定了。

  便捷式服务:精兵简政 形式多样

  “质量好,价格便宜,而且方便。”杨国琼这样评价社区社会组织“菜宅送”服务。她原来要走一两站路到洗面桥巷去买菜,现在只需在社区广场上就能买到菜了。她对“菜宅送”服务赞不绝口。

  “社区是一个服务民众的社会组织,应该弱化办公,强化服务,把工作体现到服务居民的各个领域中。”申民辉说。他们发现,居家、生活、文化等需求是居民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社区要解决这些问题既没有精力,也没有专业人员,怎么办?黉门街社区率先成立了社区居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居家生活服务部和文体教育服务部,组建了7人社会工作服务专职团队,负责调查居民需求,制定各类社会工作服务便民方案,引入了18家社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可用场地条件,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工作,搭建起社会组织服务居民的大平台。

  主动式协调:联动发展 和谐共赢

  华西医院周边停车难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去年7月一次区域化党建工作会上,华西医院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申民辉同时兼任区域化党委书记,在他的协调下,黉门公馆等周边小区把自己闲置的车位腾出来用于停车,既缓解了华西医院门口交通堵塞问题,又让周边小区的闲置车位产生了收益,皆大欢喜。

  一些社区认为驻区单位级别高,而社区地位低,不好打交道。黉门街社区却与驻区单位打得“火热”。“共驻共建,需要各单位共同参与,随时参与。不能平常没事情没活动,需要了才想起别人。”“区域化党建工作会是一种形式,一定不能‘虚’,只能‘实’,要办实事解决问题。”申民辉说。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整合资源,共驻共建,产生了1+1>2的效果。”如今,在黉门街社区已形成了与驻区单位良性互动联动共赢的工作机制。

责任编辑:薛小庆
标签:网格式管理,便捷式服务,社区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