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联播

[上海·凌云社区]老式居民区“种出”绿花园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4-04-10 08:41:22
  走进位于徐汇区西南角的梅陇三村,整洁干净的小区道路与居民们阳台上的点点绿意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忘记这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老式小区。
 
  在这个居住有2300多户、6500多居民的小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千人,但小区居民们却走在了“乐活”潮流的前列:“零废弃物”、“立体空间种植”等等听上去颇为“新潮”的名词,成为居民们每日亲身体验、参与的实事。而最勤力实践环保理念,为把小区打造成绿色花园而出力的,是一群平日在家时相夫教子的主妇。她们以“绿主妇”称呼自己,成为小区一道绿色的风景。
 
  主妇当家做环保
 
  2011年初,在凌云社区学校参与培训的几位三村居民发现了校舍内的一张长凳。与传统木制或铁制的长凳不同,这条长凳看上去简单轻巧,却又十分坚固。好奇的居民们询问后才了解到,这是用废弃利乐砖包装,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后制成的。
 
  这样一条长凳,只需要用856个牛奶饮料的纸包装就能制成。在上海世博会上,就有1000张这样的长凳供游人憩息。得知这一消息后,这几位居民便向三村居委会提出,废旧塑料和利乐砖包装家家都有,为什么不把它们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呢?
 
  于是,一个名叫“绿主妇,我当家”低碳环保自治行动小组的居民组织在2011年初宣告成立。之所以称自己为“绿主妇”,是因为参与小组的10多位核心成员几乎都是家庭主妇。组织发起者尚艳华对这样的团队组成非常满意:“教育一位母亲,等于教育一个家庭”。让家庭主妇们率先融入,进而可以激发全体居民的热情。
 
  组织成立后,小区党总支给予了不少支持,居委干部、党员、楼组长等率先参与。不过,“绿主妇”的第一次活动远远算不上成功—2000多户居民中,只有42户参与了垃圾减量回收活动。
 
  问题出在哪里呢?“绿主妇”的成员们一同想起了办法。居民不愿参加这样的环保活动,是否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活动离自己太远呢?由于成员都是家庭主妇,“绿主妇”们很快想到了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点子:用收集来的废弃包装、塑料制作各种生活用品—手提包、遮阳帽、围裙,环保袋……这些变废为宝的产品不但形状美观,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价值,这令小区里不少主妇大感兴味。
 
  在居委的支持下,“绿主妇”拥有了自己的活动场地,还与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开展垃圾减量回收活动。“绿主妇”由小组升格成为工作室,又成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中心,成为立足梅陇三村,覆盖整个凌云街道的环保组织。“绿主妇”们个个练就了分类、称重、登记的本事,每月28日为居民提供垃圾回收服务。
 
  为了激发居民更热情地参与减量回收,“绿主妇”还引入了“高科技”—一张小小的智能终端零废弃卡。这张卡片可以记录下居民的回收历史,为居民达成家庭垃圾“零废弃”提供参考。居民只需要携带这张卡片,就可以将自己的回收量登记在案。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梅陇三村参与到“绿主妇我当家”行动中的居民不断增加,“绿主妇”行动小组的人数也上升到了370多人。截至2013年10月,“绿主妇我当家”环保行动在梅陇三村以及邻近居民小区,总共回收废旧塑料及利乐包装超过15吨,回收用于再生城市资源的废旧衣物超过27吨。
 
  阳台种菜添绿意
 
  2012年3月,在垃圾减量工作开展同时,“绿主妇”启动了另一项为小区增添绿意的活动:“家庭一平米菜园”。“要把居民的环保行动固化为一种习惯,就要让更多居民融入小区,营造"熟人社会"。”尚艳华认为,一平米小菜园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契机,不但增加绿意,更增添居民间的互动。
 
  对于许多城市人来说,“种菜”、“偷菜”都是网络上社交媒体的游戏。而在梅陇三村,这种游戏变为现实—当然,不会有“偷菜”,但居民们互相交流种植、养护心得,乃至分享成果时,也达成了积极的交流互动。
 
  要在居民的阳台上种菜并不容易。尚艳华带着“绿主妇”的成员们,专程拜访种子公司,并请来农业专家,到社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很快,由“绿主妇”成员试种的种子播下了,居委会天井也开辟了示范菜园。
 
  有垃圾减量活动的成绩在前,居民们对阳台种菜的主意十分欢迎,首批种子和菜苗在半小时内被居民们领取完毕。到2013年10月,参与活动的居民总共已超过7000户。
 

  而今,“绿主妇”已经发展成为正式的民间公益组织,并在徐汇、闵行、闸北等地开花结果,成为大中小学、医疗卫生、科技园区、商务写字楼、社会公益组织等竞相合作开展环保活动的专业组织,参与“绿主妇”环保系列活动的市民达到了23000多户。(记者 张小叶) 

责任编辑:程晓珺
标签:凌云社区,绿花园,绿主妇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