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烟台:青年服务基层计划 3000余名志愿者服务社区

来源:烟台日报 发布时间:2014-07-02 11:02:51

  7月1日,鲁东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金英爱和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朗诵节目,准备在2014年的“芝罘大舞台”上展示。据了解,金英爱和她的同学们都是芝罘区“青年服务基层计划”的优秀团员青年。自2012年以来,共青团芝罘区委联合鲁东大学团委开展了“青年服务基层计划”,鲁东大学全校20个院系、96个班级分别与芝罘区13个街道(园区)、49个社区、20家民营企业“结成对子”,实现了校地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活动开展以来,共有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参与开展活动330余次。

  社区辅导课业,提高实践能力

  “我是去年9月加入到青年志愿者团队中的。”金英爱聊起她参加青年服务基层计划志愿者的经历。当时,鲁东大学团委挑选优秀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走进芝罘各街道、社区,运用自己的专长服务辖区居民。金英爱与同级的另外4名同学组成小组,与幸福街道“接头”,定期在新港社区开办“祝你成才”培训班,辅导辖区6—8岁的孩子提高演讲、朗诵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喜欢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每节培训课上,金英爱通过绕口令等小游戏,训练孩子们的口齿清晰能力,教孩子们演讲、朗诵时的语气、语调,以及如何表达感情的方法,令孩子们受益匪浅。

  “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对我来说也有很多收获。”金英爱说,她不仅收获了与学生的感情,而且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活动,查找到自己在备课、讲课过程中的疏漏和不足。

  确立服务类型,实现“三方共赢”

  在芝罘区的基层,像金英爱这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居民修理各类小家电;他们将种植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地交给果农;他们用优美的歌声为残疾孩子带去欢声笑语……

  团芝罘区委与鲁东大学团委联合开展的“青年服务基层计划”,确立了“流动团组织设置型”、“松散合作型”和“定岗型”三种服务类型,推行志愿者与街道“结对子”的模式,细化到院系下的某个班级与街道某个社区一对一,搭起爱心桥。“学生毕业离校,社区工作人员也会更替,这种模式避免了人员流动带来的志愿服务断层,确保了活动服务的常态长效。”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青年服务基层计划是团芝罘区委探索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实现青年志愿者“实践梦”的一种新模式、新途径,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拓宽了基层人才渠道,充实了地方青年工作力量,实现“三方共赢”。丰富了青年工作载体,引导和鼓励各街道社区立足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年服务活动;拓宽了助力科学发展的青年人才渠道,依托高校人才资源,发挥团员青年才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高校青年人才社会实践的平台,通过到基层服务,为在校大学生搭建起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桥梁。

  利用人才特长,参与社会发展

  在青年人才使用上,团区委着眼于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培育、联系和举荐创业型、创新型青年人才,探索建设青年智库,组织高端青年人才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团区委根据青年人才的不同专业,先后组织开展了“送文艺进社区”、“送科技进社区”、“送法律进社区”、“送教育进社区”、“送健康进社区”等“五送五进”活动,旨在广泛用好青年人才、提升服务百姓效能、推动效果扩散延伸,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不仅引导优秀青年更好地为基层百姓服务,团区委还带领他们投身全区的中心工作,探索推行党员带团员“1+1”的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带团建不断走向深入。围绕摸实社情民意开展入户走访,结合“双管双责”网格化管理,按照“一个楼栋原则上不少于一名团员”的思路,将团员青年志愿者合理分配到每个网格,与党员一起进家入户听民声、摸民意,宣传党的政策,理顺群众情绪,同时让团员青年长见识、受教育,转作风、树形象。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校地共建”不能局限于常态化的志愿服务,还应更多地带动辖区高校广大青年人才和青年教师,让他们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实现校地联动、合创共赢。(记者 云全 通讯员 孙颖)

责任编辑:俞菲
标签:青年服务基层计划,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