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沈阳社区志愿服务送上门 “和谐拼图”暖人心

来源:沈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4-10-26 10:55:57

   俏婆婆编织班、广场舞队、凯乐家族爱心协会……

  永环社区建了七个社会组织,各司其职,为居民日常所需提供志愿服务,在拼起了一张“和谐图”。
 
  “俏婆婆”的快乐
 
  编个纸抽、织个毛衣是杨桂琴的业余爱好。退休后,这些串珠针线便从不离手。2011年,看到周围向自己学习编织技术的居民越来越多,杨桂琴便成立“俏婆婆”编织班。每周一下午都义务教居民编制手艺。这一教就是三年多。
 
  如“俏婆婆”其名,跟着杨桂琴学习的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现在入冬了,来学的人比较少。夏天人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活动室都坐不下!”杨桂琴说。陈璋今年已经70多岁了,腿脚不便。可只要一到“俏婆婆”编织班的开课时间,活动室里便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三年了,风雨不误,下了课还都不愿意走呢!”
 
  织个毛衣、围脖在冬日里为家人增添一份温暖,编个花瓶、福字还能美化环境,装点生活。慢慢地,“俏婆婆”编织班的名声不胫而走。铁西区、皇姑区也都有居民慕名而来。王女士是一个两岁男孩的母亲。离婚不久的她又面临着失业的困境。照顾孩子便没法找工作,可没有工作孩子和自己的生活又成了问题,王女士陷入了两难。知道“俏婆婆”编织班后,她主动报名参加。如今,王女士开了一家手工店,一边做编织品赚钱,一边照顾孩子……
 
  王女士的例子让杨桂琴眼前一亮。因此,俏婆婆编织班平常除了聚到一起讨论编织技巧、研究新花样外,还在社区的带领下组织社区下岗和失业妇女进行编织培训,并将她们的作品进行义卖和赠送。
 
  “广场舞”的生命
 
  代万桂是永环社区的居民,退休后患上了股骨头坏死。
 
  六七年的时间里,她只能躺在床上受人照顾,与外界唯一的接触便是遥望窗边的那片天空。2012年底,在爱人的照顾下,代万桂开始尝试下地行走。从拄着拐杖慢慢过渡到独立行走,代万桂终于再次下楼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活着就有希望。”这是代万桂的口头禅。2013年,闲不住的代万桂和社区健身队的居民一起学习佳木斯快乐舞步,跳起广场舞。“一开始顶多就能坚持十多分钟。”但代万桂努力克服,坚持和大家一起锻炼身体。刚开始只是能和大家一起做几个动作,谁知后来越跳身体越好,各项机能逐步恢复,就连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周围的居民将代万桂的变化看在了眼里,也跳起广场舞。
 
  年过六旬的代万桂还自学上网。通过网络视频,她学习抓钱舞、哑巴新娘等新式广场舞,并耐心地教给和她一起跳舞的队员。慢慢地,代万桂从一名队员成了队长。如今,在永环社区,从一两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爱广场舞。
 
  志愿服务送上门
 
  李庆生是凯乐家族爱心协会的创始人。
 
  聊起创建这个组织的初衷时,李庆生会心一笑:“这还得感谢广场舞队啊!”李庆生的业余爱好便是跳广场舞。在跳舞时,李庆生接触到了很多的孤寡老人。聊天后,李庆生了解了他们的一些不便。热心肠的李庆生便想起开一间理发店,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来到李庆生店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也就慢慢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另外一些群体:智障、残疾人,他们也有理发的需要,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到理发店。“开这个店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家人的支持让李庆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不方便的老年人免费上门理发。一开始居民的不理解让李庆生吃了不少的闭门羹。
 
  他找到了社区书记郑秀。由社区干事带领,李庆生搞起了免费上门服务。
 
  慢慢地,李庆生与居民打成了一片。这时,李庆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些老人、残疾人腿脚不方便,儿女又不身边,买菜做饭十分不方便。为此,李庆生成立凯乐家族爱心协会,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理发……
 
  “社区里有一家三口,老太太今年89岁了,56岁的女儿和29岁的外孙女都是智障,三个人的生活都靠老太太一个人维持。我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时常过去帮忙收拾家务、买菜做饭。前两天过生日,我过去给老太太烫个头呢!”(记者 徐娜 杨维韬)

责任编辑:王正杰
标签:沈阳,志愿者,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