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曝光台

宁帮远亲不理近邻 社区慈善缘何叫好不叫座?

来源:中山商报 发布时间:2015-06-15 10:04:13

  俗话说“宁恶远亲不恶近邻”,可具体到慈善方面却变成相反——宁帮远亲不帮近邻,社区慈善缘何“叫好不叫座”?6月9日,中国慈善论坛广州峰会举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畅谈慈善。

  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会长王先胜介绍了我国社区基金会发展的情况,目前全国3000多家基金会中,社区基金会仅有20家左右,数量微乎其微,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据深圳市慈善会相关统计显示,深圳每年社会捐赠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但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捐赠都是流入外地,本地获得的慈善资源非常有限。人们遇到困难,在社区一般很难解决,还得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方式去解决。分析到具体原因,一是因为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市民的“本土意识”还不够强,对家乡的认同感更加强一些。二是社区慈善的平台没有搭建和完善起来,社区基本不具备筹款、使用和规范的能力,使得慈善资源无法下放对接。三是社区慈善的人才缺乏,传统的治理模式导致社区人才素质和威望有限,无法承担起社区慈善的管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社区没有造血能力,无法解决成员遇到的困难。
 
  专家介绍,在中国,古代以祠堂、宗族或者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慈善也有,例如在近代,有村落集体集资,在社区选择聪慧的孩子读书,培养“识字人”。而社区基金会在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从事本地公益慈善项目为使命,以本地资源、本地利益相关者、本地解决方案为重要特征,在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社区民生和公共福利、提升社区自治和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欧洲社会创新之父”的迈克尔诺顿认为,社区慈善的本地化非常重要,在筹资方面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政府资助、社会投资,也可以采用社区基金会的方式,运用商业思维将政府资源、社区组织、社区公众、企业部门结合起来,提升社区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和财务自主能力,才能发挥资金的循环效益,得到可持续发展。
 
  台湾社造联盟的卢思岳理事长说,在台湾地区,政府补助社区经费和购买服务,专业机构和学者提供咨询和辅导,社区组织具体实施,三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成为台湾社区营造的典型模式。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孟志强认为,社区慈善的本质就是通过社会服务的民间化,构建和谐社会。他认为,发展社区慈善事业,要以专业服务为根本,以政府部门、社区居民、公益慈善组织、企业的合作共赢为前提,不仅要有模式创新的突破,还要拓展服务的空间。

责任编辑:吴颖婕
标签:社区,慈善,居民,中国慈善论坛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