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风采

志愿者陈小荣:手绘楼道报,社区也有自媒体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5-07-22 14:56:07
 IMG_8896_副本.jpg
金门社区志愿者 陈小荣和她的楼道报
 
  随着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7月榜单揭晓,79岁的社区志愿者陈小荣走进大众视野。楷模简介这样表述她:情牵青少年教育20余年的退休教育工作者,组织楼栋青少年办楼道报,至今15年,楼道报已办至960期,组织学生听老干部团员讲报告490场,青少年听众达14.7万多人。
 
  走访陈小荣以及她所在的金门社区,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办报资料比简介生动,她以宣传文明道德教育为己任,立足小社区,感动大社会。
 
  手绘楼道报,开拓媒体阵地
 
  1996年,陈小荣退休后从平房搬到了楼房,上下十几户邻居忙着装修忽略了楼栋公共环境:“装修废料倒进垃圾通道,公用厕所渍堵,电费缴纳也没人统筹。”于是陈小荣搬出自家的黑板,做了第一期楼道报。
 
  楼道报起初就好比通告栏,久而久之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十不”行为规范到政策解读,只要关乎民生都成为陈小荣的办报选题。几只彩色粉笔,一块五尺黑板,楼栋口忽然出现的风景,慢慢引起大伙的注意。
 
  “前几期办出来后,居民反映说楼下自行车常有被盗,就在报上号召大家凑钱修铁门,登出3天后资金就到位了。”陈小荣没想到小小的黑板报能有这么大的能量,铁门建起,居民奔走相告,夸奖陈小荣的楼道报办得实在。
 
  她成了社区里的“小灵通”,楼道报也成了报料台,张家长、李家短的事都找陈小荣,甚至入户采访也不在话下。“我喜欢写东西,也喜欢新鲜事,晚年能做个媒体人很自豪。”渐渐地,陈小荣开始培养通讯员队伍,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她号召社区青少年一起办报。从此楼道报有了流程,孩子们收集素材,自己动手设计版式,比稿也互相碰撞,再由陈小荣把关编排,创意十足、充满趣味的楼道报层出不穷,使得板报内容形式更加多样。
 
  十九年来,陈小荣以楼道报为平台,聚拢不少社区和附近小学的青少年开场过多上百场活动,她是江岸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也加入延安精神报告团,组织参与595场报告会,青少年听众超过16.7万余人。
 
IMG_8884_副本.jpg
19年来的楼道报的办报资料积满了10本。
 
  社区“小灵通”,串联千家万户
 
  2002年陈小荣搬到了现在的金门社区,“在金门社区划定管辖范围前,我所在的社区叫做马祖社区。”可岳飞社区的楼道报并没有因此荒废,但此后十年多里,陈小荣依然会定期回到老社区,拿着粉笔、板擦一如继往办岳飞社区的楼道报,到这个月已是1007期了,“我打算刊过的街坊故事整理出来,做个精选本。
 
  来到新社区,陈小荣迅速的成为社区里的“小灵通”,张家长、李家短的事都找她反映,曾有过门卫离职,社区安全管理瘫痪,她自发号召居民组织自治巡逻队,收缴物业费给小区聘请新的安保人员。如今的金门社区,从管理到服务越来越完善,社区书记刘厚苗说:“多亏了陈老师时常给我们反映问题,监督并义务社区宣传,现在的金门社区是个和谐的大家庭。”社区也划出一片园地并给陈小荣,征集办报爱好者,协助已79岁的她办楼道报。
 
  起初也有人问过陈小荣,黑板报形式的楼道报能保存多久,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她说留存可以用很多方式,比如拍照,积累版式手稿,但只要有人看,楼道报就有存在的价值。楼道报出过电子版但没有汇编过,每月更新频率2-3次,书写的都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言片语,它的力量源于一次次反馈,往往志愿活动由它领头。
 
  五年前,陈小荣与社区青少年结对,开办金门社区“四点半”课堂,消息放到楼道报上,越来越多附近学校的教职员工参与进来,辅导流动人口子女学习,每年寒暑假她去西马街社区少儿科普馆做义务讲解员,参加活动的学生逐渐增多。这位不服老的“银发园丁”,十余年持续发光发热,传播着社区文明正能量。(吴颖婕)

责任编辑:吴颖婕
标签:社区,志愿者,居民,楼道报,志愿活动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