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鼓励社会办医要简化审批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13 12:03:05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社会办医门槛,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作为社会资本办医的主体,民营医院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仍处于边缘化地位。记者调研了解到,民营医院发展受制于人才引进难、资金筹集少、隐形歧视多等因素,业内人士建议,当前应淡化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身份差异,在土地开发、医护人员职称评定、税收政策、社保定点资格等方面,尽快出台细化措施,使民营医院获得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8月11日《经济参考报》)。

  应当承认,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近几年我国民营医院发展迅猛,民营医院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数据最具说服力,据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介绍,民营医院近年来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家政策密集发布的2013年一年就净增1300多家。截至去年第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1.15万家,数量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6%。然而,民营医院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服务能力不强,有86%的医疗机构床位数不到100床;民营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只占总量的10%多。

  诚然,在占尽先机的公立医院面前,无论是在设备准入、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医保定点上,还是在税负减免上,民营医院都处于弱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办医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区域卫生规划中没有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各地公立医院还在不断扩张规模;卫生行政部门在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上,对非公立医院的审批更严格;非公立医院融资存在诸多政策制约。这些都是挡在社会办医面前的“玻璃门”。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等级评定等方面都还被政府部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不能一视同仁。

  另外,一直以来,卫生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社会办医进行前置审批,限制外资在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持股比例等,也一直被视为社会办医的拦路虎。与此同时,困扰民资办医的业务许可、人才匮乏等诸多方面的现实短板,使得民资医院在发展上仍然面临先天不足。然而,这些差距显然不是单凭放宽准入条件就能消除的。

  要推进社会办医,最重要的是改变过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逐渐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集中清理不合理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同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要实行市场调节。

  另一方面,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在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着力,为医师松绑,让医生的走穴更加阳光化。在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前不久,北京、深圳出台的有关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已有明确的政策指向。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短板和问题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都有了更为明确的政策支持。要想让利好政策产生好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政策落实。首先,要通过梳理过往政策,疏通社会办医的“中间梗阻”,打破“玻璃门”,真正做到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其次,应当辅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民资医院重点发展一些紧缺型、补充性的医疗服务,既让社会办医真正享受到政策改革红利,也让公立和民资医院的“双轮驱动”真正惠及民生。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监管,建立健全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当然,对于广大民资医院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自身管理和业务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突出服务特色。民资医院既要在吸收医疗人才上做到依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也要在服务患者上做到技术过硬、服务到家,还应该坚守诚信的理念,避免欺瞒诈骗、唯利是图,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社会办医,简化政权,政策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