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重金保护的是古树下的乡愁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09-27 20:18:08

  湖北襄阳市樊城区日前正在进行旧城改造,他们为了保护一棵323岁的老楸树,花费了400万元。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这棵楸树,樊城区政府聘请专家到现场考察,决定在楸树的外围打桩、浇筑水泥、植草,防止水土流失。挖了20多米,打了91根保护桩,花费400多万元才固定下来,而且把保护区占地扩大到近3000平方米,其地下不建停车场。

  很多人可能要问,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就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值不值得,应不应该?笔者觉得,地方政府这样的护树大手笔,很值得,也很应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的热潮,这其中很难避免在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与当地原有的建筑遗迹、古树古桥的保护发生矛盾和冲突。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发生类似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最终成为牺牲品的,总是那些建筑遗迹、古树古桥,于是历经几百上千年风雨而不倒的历史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下轰然倒塌;生长了几千年的树木也被砍得光秃秃的,等待移栽他处。

  问题在于,这些轰然倒塌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一旦被拆除破坏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即便被异地重建,也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人文环境,等于是被割裂了与历史的关系。而这些被移栽他处的古树命运往往更加悲惨,即便是侥幸成活的,也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元气,要想恢复原来那样的枝繁叶茂,则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古树,则在移栽他处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成活,最终成了一段朽木,令人无比痛惜。

  从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来看,不管是古桥古树还是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都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它们往往是独一无二的,一旦消失就永远不会再“复活”的。而从现实来看,古桥古树古建筑,往往伴随着当地几代、十几代居民的成长,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家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愁的重要寄托,留住了它们,也就是留住了居民心里的家乡,留住了居民的乡愁。

  城镇化建设要留得住乡愁,这已经成为从上到下的社会共识,而乡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最终要落脚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物,其中就包括这些一直存在于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古桥古树古建筑。所以,当地有关部门愿意花费重金保护古树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生态环保理念固然值得赞赏,而愿意给当地居民,给城市乡村留住乡愁的意识,更是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湖北,政策,社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