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康养社区

北京西城区聚焦社会养老 政府9部门应询

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5-09-28 17:08:5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事业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据我区民政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区户籍老年人口35.6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142.5万人的25%,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北京市前列,提高养老服务能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迫在眉睫。

  为了进一步保障老年人权益,特别是解决绝大多数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北京市在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经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进一步确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规范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中相关主体的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我区的贯彻实施情况如何?在去年就区政府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的基础上,今年,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监督,通过专题询问,推进相关法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落实。
 
  9月24日,经过前期深入视察调研和周密有序准备,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我区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区民政局、区社会办、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卫计委、区住建委等9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一字排开就坐“应询”,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
 
  一问

  街道养老中心

  力争今年实现每平方公里一个
 
  柴丽敏:全区各街道陆续建立了一些养老照料中心,请问养老照料中心主要有哪些功能?发挥了哪些作用?
 
  区民政局:2014年,全区15个街道建立养老照料中心16家,新增床位562张,实现了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的基本覆盖。2015年,将再建设7—9家,争取实现每平方公里一个养老照料中心的目标。养老照料中心将主要承担机构养老、居家助老、社区托老、医疗等服务专业技术支撑、老年人护理技术实训和老年人信息管理六项功能。目前,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大部分已投入使用,主要覆盖了老年人短期照料、助餐、助浴、助医、精神关怀、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等九个方面,根据实际需求,不同的养老照料中心在服务项目提供上有所侧重。
 
  二问

  养老服务财政投入

  区级财政投入比2014年增加119%
 
  韩精诚: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第五条提出: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与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请问我区就养老工作建立了哪些财政保障机制?今年财政预算投入是多少?和去年相比增幅是多大?
 
  区财政局:我们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重点倾斜的民生保障项目,建立了与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财政保障机制。2015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安排老龄事业资金22584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12636万元,比2014年的5777万元,增加了近119%。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养老中心建设,为80岁及以上老人发放居家养老补贴、95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医疗经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如:为纯老年户和三无老人等困难老人提供免费洗澡、免费代换煤气罐、上门理发等服务项目的支出。

  三问

  老年人文化娱乐

  可享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孙静:户外健身娱乐是老年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目前我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在场地、设施和功能发挥方面的情况怎样?是否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区文化委:目前我区建有区级图书馆3个,文化馆2个,都是国家的一级馆。街道级文化站15个,社区文化室252个。全区共有文化广场16个,还有8个24小时自助借书机,29个图书分馆,10个比较有特色的阅读空间。同时,全区共有街道数字放映点15个,数字文化社区18个。保证了老年人步行15分钟就能触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享受文化服务。另外,我们积极开展万人走进殿堂活动,邀请老年人走进各大剧院欣赏文艺演出,举办各种惠民文化活动,结合老年人喜欢的才艺,为他们搭建平台,举办展览、文化交流等。
 
  四问

  就近看病

  构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穆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都对做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规定,请问我区在开展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区卫计委:我区依托辖区资源,建立了以宣武医院和北京市第二医院、广外医院为支撑,社会办的老龄医院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医务室或卫生站为老年健康服务网点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构建了15分钟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圈。但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我们感到目前我区老年医疗服务资源仍相对不足,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辖区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32家,针对老年服务的直属医院只有北京市二院和广外医院,床位不足400张。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老年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疾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满足群众需求。
 
  五问

  特殊困难老人界定

  4家医院医生评估,符合条件老人优先入住养老机构
 
  邱琦: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政府应当建立评估制度,对特殊困难老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情况、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老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我区是否建立了评估制度?制度标准是什么?
 
  区民政局:对失智、失能等特殊群体老人的评估工作刚刚起步,我区目前建立了由4家医院、每家医院安排10名医生组成的评估团队,参与评估工作。评估对象有四类:一是户籍为西城区的特困人员,就是“三无”老人;二是低保、低收入的失能老人;三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失独或者伤残老人;四是60岁以上其他的失能老人。主要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不同情况,结合评估报告,进行公示,作为优先入住养老机构的重要依据。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月坛街道、广外街道启动试点,10月份将在全区推广。
 
  六问

  无障碍设施建设

  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量体裁衣改造
 
  邱琦:我们建设部门依据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程序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改造的标准是什么?
 
  区住建委:“十二五”期间,我区共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4814户,包括老年人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其中600户是老年人家庭,主要是根据民政部门和残联等部门调查评估制定的年度改造计划来改造。“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根据需求增加改造户数。有需要的家庭可以通过街道残联或者老龄委提出申请,也可直接到区残联提出申请,改造的标准根据老年人实际需要,本着实用、安全的原则,需要什么改造什么,方便受用对象的使用。
 
  七问

  老年人权益保障

  依法打击及时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朱建岳:现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家庭暴力、邻里纠纷、诈骗、虐待和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公安部门针对此类情况如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西城公安分局:我区积极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依法打击、及时预防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结合“警营开放日”、大走访、大宣传等活动,对老年人进行自防自护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对老年人居住集中的老旧小区,加大警车巡逻和停靠力度,组织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对老年人进行重点走访,对矛盾或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外,我们还和银行联手构筑防治电信诈骗的防火墙,公安机关在发现新型诈骗手段的第一时间,及时通知各银行和金融单位,有效劝阻老年人受骗汇款,避免经济损失。
 
  八问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鼓励支持民办培训机构
 
  李玉:目前我国为老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请介绍一下我区在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
 
  区人力社保局:西城区一共有50家民办培训机构,我们鼓励支持这些机构从事专业的养老服务培训,对于培训给予一定的经费、政策保障,参加培训人员符合一定标准的特殊人群可以免费。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民办培训机构的师资问题,我们组织了六期、近400名专业老师接受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我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针对专业护理人员奇缺的问题,我们将把为老服务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训纳入到“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推进落实。
 
  九问

  法律法规宣传

  营造敬老、孝老、助老氛围
 
  马炎:请问围绕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我区是如何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
 
  区文明办:我区深入开展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人物推选工作,相继推选出60多位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人物,通过其先进事迹的宣传,充分运用榜样力量,推动形成孝老敬亲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将“爱心助老、回家看爹妈、百善孝为先”等内容融入节日内涵之中,依托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拍摄爱心传递系列公益微电影,引导人们孝敬父母。此外,我区还以万寿公园作为孝文化的传播基地,借助互联网优势,打造微信平台,以互联网+敬老孝亲的方式,通过线上信息化手段,线下志愿服务体验的方式开展工作创新,探索敬老孝老志愿服务,并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志愿关爱项目,为老年人送去关怀。

责任编辑:李梦婷
标签:社区养老,养老事业,养老服务,政府部门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