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文艺多“接地气”才有“底气”

来源:武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10-17 14:29:39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调研文艺界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艺术家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不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生活之源育艺术常青,创作更多群众欢迎的精品佳作。(10月15日中国文明网)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强大引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文艺事业越繁荣、越是百花齐放,国家和民族也就会越昌盛、越兴旺。反之,国家和民族必将衰败、逐渐走向没落甚至灭亡。由此可见,文艺事业发展是否繁荣与进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风气,引领着社会的新风尚。如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还有影视作品《小二黑结婚》、《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芙蓉镇》、《暴风骤雨》等等,都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极大,甚至到现在仍然历久弥新、倍受广大老百姓所喜爱和欢迎。

  大量生活实践证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并不是随意杜撰和胡捏乱造而来,而是靠文艺工作者长期坚持深入基层农村、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一道体验和感受而来的。如德艺双馨的剧作家阎肃老师,他无论是在刚刚接触文艺事业时的风华正茂,还是现在文艺事业硕果累累的耄耋老人,他的创作感悟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也正是因为他亲眼所见大漠边关和戈壁的那种苍凉、豪放,看到长城的雄伟与雄壮,他在写歌曲《长城长》时,才联想到了“它一头连着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再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为了写出志愿者战士的“最可爱”之处,他随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从枪林弹雨中捕捉灵感,捕捉战士们的高尚品质、刚强意志、谦逊气质、宽广胸怀,从而写出了感动自己、感动读者、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有作家柳青,为了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他在河北正定县蹲点14年,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才抓住了人心。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现实生活中的文艺发展存在很多误区和“不严不实”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原创力不足、商业功利气息太浓,一些文艺创作单位和个人把文艺只当作赚钱的产品来做,真正体现文化、文艺的精神本质,体现文化、文艺的正能量和接地气的作品太少……诸如类此,都是迎合市场的需求,都是哗众取宠和追求“高大上”的表现。其实,社会主义文艺不能只专注在流行的、猎奇的、戏剧化的、光鲜亮丽的东西上面,而是要脚踏实地,把目光放在人民的精神需求上,放在基层农村的广阔天地,多听听社会的“底层叙事”,和大众草根的文化诉求。

  文艺多“接地气”,才会有“底气”。莫言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始终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同样的道理, 文艺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根基层、脚踏泥土,才会更加有底气,勇攀一个又一个文艺事业的“高峰”。(特约评论员 黄鹤)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文艺,文明,政策,素养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