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党建1

“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党建的沪东样本

来源:浦东政务网 发布时间:2015-12-14 09:55:21

  80后精神残疾女孩雯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通过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手机平台发布的“扬州那么美,我想去看看”微心愿,经街道辖区企业百通公司党组织认领帮助,终于去扬州实地感受了自然之美,也感受到了街道关爱。

  在沪东街道,像雯雯这样通过“点亮微心愿”网络平台,圆了梦想、了却心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小朋友“想触摸南极冰块”的心愿,也在街道辖区单位极地研究所的认领关心下实现了。

  前段时间笔者和区委办青年干部特训营赴街道专题调研市委一号课题执行情况,在曾经创建“楼组党建”经验的沪东街道,深入交流探讨了沪东“微心愿”体验式社区治理的成功做法,深感浦东新区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区党建、推进社会治理上大胆探索、积极有为,而沪东街道以“微心愿”为载体、以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与项目形成机制为内容的体验式社区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互联网+”背景下创新社区党建的样本意义。

  这种样本意义从方法论角度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思维方式上坚持需求导向,注重体验式,让百姓能心动;工作方法上坚持上下结合,注重参与性,让百姓有体感;载体设计上坚持老少咸宜,注重覆盖面,让百姓都叫好。

  这种样本意义从显示度层面至少体现在两个变化,社区建设参与面更广了,参与主体不再是居委自娱自乐、参与群体不再是老(人)小(孩)型,驻社区单位踊跃参加、各年龄段居民积极响应;社区认同感增强了,一个心愿大家抢着领、一项活动大家抢着干、一件好事大家抢着赞的背后,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对“沪东”的共同呵护、高度认同。

  微心愿,大道理

  沪东街道“点亮微心愿”活动定位于“微”字,即心愿小,达成快,可操作,价值不高,单个愿望不超过1000元。2014年7月启动的首季“微心愿”活动中,38个微心愿几天内就被认领一空。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通过电话一下认领9个心愿;一位木工师傅认领心愿,施展特长,为社区内一对老夫妻更换厨房木板;一位一年级小朋友捐出自家电风扇;更有社区单位为社区残疾人量身定制轮椅车,为失独家庭卧床的病人送去尿不湿……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第一季心愿,沪东第二季、第三季“微心愿”可算是“升级版”。除了实物愿望外,其中还有不少“精神愿望”,如提倡节约粮食的“光盘行动”,“阅读一小时”家庭读书活动,文明驾车的“右转弯慢行”等。在接连三季的“点亮微心愿”行动中,受益者不仅仅是许愿人,参与其中的党组织、党员也获益匪浅。金桥城管署负责人称在整个活动中既能近距离了解社区困难群体的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居民实现心愿,又能通过这种形式让城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多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微心愿,蕴含大道理。一个小小心愿,连接起党、群关系的两头,正如一位参与认领微心愿的市民所说“这个活动让我们看到社区党组织确实在为百姓做好事,也让我们有机会参与进来,帮助了一家,温暖了大家。”沪东“点亮微心愿”活动成为沪东社区党组织、党员发挥引领作用,发动吸引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

  新平台,暖热度

  “互联网+”不等同于“+互联网”。当今社会,“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方法论。沪东街道党工委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打造以沪东“微心愿”为载体的社区公益服务平台,在以党建为引领的社区体验式治理领域产生出了“四两拨千斤”的积极效果。

  随着当前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沪东街道党工委充分考虑到居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设立了“微心愿”电话认领、现场认领以及“手机摇一摇”认领等形式,并通过推出“沪东微心愿”微信公众号、“在职党员管理”APP应用系统、“沪东联盟”等微信公众号以及128个楼组微信群,实现党员管理、群众参与等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O2O运作模式,助推了以党建为引领的社区体验式治理不断丰富内涵,吸引社区各方的广泛参与。

  沪东街道党工委充分借鉴“互联网+”的平台化理念,立足原有的沪东楼组党建基础平台,趁势借力打造出沪东“微心愿”公益服务平台和居企合作共建平台,补充和完善了党委、政府的常规救助帮扶工作,让公益善举成为社区党员、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营造了条块协同、邻里关怀、社区关爱、社会关心的正能量。

  新平台虽小,却因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契合了时代背景,搭准了百姓习好,实现了需求对接的平台功能,其中散发的温暖,其中传递的温度,既是社区家园的价值所在,也是社区党建的魅力所在。

  简机制,厚内涵

  “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参与互动、切身体验,更加注重参与感、获得感。这其中,常态化的机制非常重要,因为有了机制,百姓就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兴起,这活就不是一阵风。沪东街道党工委十分注重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了自下而上自治议题与自治项目形成机制、自下而上的工作评价体系,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服务百姓的资源给到基层,让群众在公共事务中充分参与和互动体验,让群众通过参与其中的真实感受给予客观评价。可以说,机制很简单,内涵很丰实。

  因为自下而上,体现的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作风。社区实事项目作为基层最关注的民生工程,沪东街道党工委改变过去“集权式”、“摊派式”的做法,让居民广泛踊跃参与其中,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在项目征集确定中体现“自下而上”,33个居民区党总支一方面通过“走千听万”、组团式服务等传统工作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楼组党建”专题微博、小区微信公众号、楼组微信群等虚拟阵地,自下而上广泛征集项目需求,并通过议事会、协调会、听证会等民主程序确定项目后上报。街道项目办根据项目深入基层一线,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充分交流,广泛听取并汇总居民群众对政府实事项目的需求程度,真正了解居民“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因为自下而上,获得的是一种真考核,更是一种真评价。群众满意,是检验一切工作实效的标准。如何评价、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一直是我们探索求解的难题之一。沪东街道党工委在深化完善群众监督党员、党员监督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评价机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自下而上的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在街道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楼组微信群等设置互动监督平台,请线下居民、线上网民广泛参与和评议监督,真正做到工作成效由群众来评判。沪东街道的这种自下而上的评价方法,尽管仍在细化实践之中,但至少方向是对的,其成效以及具体运行流程值得关注,值得总结。

  在调研中,我们感觉,沪东街道党工委“微心愿”活动初步实现了四个目的:解民忧,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为部分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知民情,认领心愿的党组织、党员和干部实地上门实现心愿,对百姓的实际状况、所思所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淳民风,微心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弘扬,互帮互助的现象蔚然成风。扬正气,透过微心愿,社区百姓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做事,好人多,参与微心愿的双方以及知晓微心愿的人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充满正能量。可以说在“微心愿”活动中,群众得到了实惠,党员受到了教育,沪东塑造了形象,党建创新了模式。

  让百姓能心动、有体感、都叫好的,当是党建有力、治理有方、基层有为的真实表现。沪东街道以心愿对接为切口、以平台搭建为载体、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社区党建必须坚持从百姓需求出发,从社区实际着手,搭准时代脉搏,找准平台载体,关键是要多做一些群众有意愿、有期盼的实事,关键是要让居民群众、驻区单位一起参与,关键是要体现出价值引领、组织凝聚,关键是要让居民群众有获得感。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互联网+,社区,党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