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就业

广东省梅州市500万元扶持200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06-01 15:40:16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3年时间,约占全省贫困人口11%、总数19。2万的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这是梅州立下的“军令状”。其中,残疾人摆脱贫困无疑是重中之重。

 
  紧跟着中央、省的步伐,5月26日,梅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力求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梅州市市长谭君铁指出,全面小康决不能落下残疾人,各县各部门要做“有心人”,要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帮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强保障??2018年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
 
  3月2日,梅州市残联举行残疾人春季专场招聘会,自家人超市、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大中型企业进场招聘,共为残疾人提供21个工种115个岗位。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有59人次。这是梅州推进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州市将残疾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列为重要内容。”梅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州市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长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然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梅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坦言。对于梅州来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还是需要格外关心、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残疾人民生保障是全面小康进程中亟需补上的“短板”。
 
  根据前期摸查,梅州约有6。9万相对贫困户、19。2万相对贫困人口。在相对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数量约有6万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困难群体,历来是脱贫攻坚战的难点。”一名基层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新一轮的脱贫工作已经开始,工作人员正在摸清家底、建档立卡。
 
  三年脱贫攻坚,广东在全国贫困标准上“加码”,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将符合政策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确保全面实现稳定脱贫。这意味着,梅州脱贫时间紧、任务重。
 
  “因此,梅州市残疾人脱贫要重在补短板、强保障。”梅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方案》指出,梅州市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城乡居民保障房和危房改造工程优先保障对象,到2018年全市残疾人危房户改造全面完成。
 
  根据《方案》,到2018年,梅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协调、相适应。到2020年,残疾人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残疾人安居乐业,生活殷实、幸福、更有尊严,达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水平。

  优服务??加大项目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一名在民政线工作20余年的人士告诉记者,残疾人工作非残联“一家之事”,各部门还未能有效协助、开展工作。从社会保障体系而言,梅州市的覆盖面还比较窄,保障和服务能力与广大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十二五”期间,梅州市和各县(市、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梅江区、梅县区、蕉岭县、大埔县、兴宁市等已完成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建设,共投入资金8920万元,建筑面积达40560平方米,五华、丰顺、平远亦在建设之中。
 
  目前,梅州市建立残疾人康复机构共20个,服务场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同时,镇、街都成立了残联并配备人员,社区(村)全部建立残疾人协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残疾人服务体系差距较大,服务能力和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梅州市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参差不齐、项目单一。此外,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县级残联工作人员相对短缺,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梅州市将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方案》指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残疾人服务设施立项、建设用地、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完善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等服务设施。
 
  梅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州将建立完善残疾报告、评定、残疾人服务转介制度和残疾评定征信系统,建立健全残疾人统计调查制度,将基本信息纳入市级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依托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残疾人信息与人口、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就业扶贫等相关信息互联共享。
 
  同时,开展多层次康复服务,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实行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在残疾人教育上,梅州将加快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和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建设,切实解决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此外,梅州还将加大残疾人教育资助和奖励力度。

  促就业??3年建立逾2个市级基地
 
  自动化蚊香生产线正在运转,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广东蕉岭嘉福香业有限公司,20余名残疾人在此圆了就业梦,残疾人约占全部员工三成。
 
  从2011年公司扩产招人,不少残疾人已在此工作4年了。“残疾人首先是人,不应该存在工作上的歧视。”嘉福香业总经理张忠云告诉记者,企业根据各人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工种,“不少残疾人工作不比正常人差”。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目前,农村残疾人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工作相对滞后。让残疾人奔小康,除了“输血”保障,还必须“造血”。
 
  扶贫的根本,在于养成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以前“一袋米、几斤油、几百元钱”的“输血”扶贫模式只能短期解决问题。那么,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上“造血”的道路,内生动力从何而来?
 
  在梅县区丙村镇大雅村,一棵棵红肉蜜柚茁壮生长,梅县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残疾人”的经营模式,让残疾人生活有了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梅县区残联副理事长黄国强看来,内生动力的本质是市场运作。
 
  作为农业大市,梅州将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将符合广东新时期扶贫标准的农村残疾人列入精准扶贫范围实施帮扶;加强市、县二级残疾人扶贫基地网络规范化管理,实行服务对象实名制补贴制度;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经营,保障残疾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合法收益。
 
  “梅州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今年,梅州市计划拿出500万元支持200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梅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18年,市级要建立2个、县级要建立1个以上规模化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政府对其设施设备、无障碍改造等给予支持。
 
  同时,梅州将大力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其他形式就业,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残疾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优先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或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残疾人。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广东,残疾人,创业就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