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青岛:市北“互联社区”叫响全国 百余服务量身打造

来源:青岛早报 发布时间:2016-07-25 09:41:19

   24日下午,市北区镇江路街道东仲社区在体育街广场开展了“互联进万家 党情暖镇江”大型公益活动,16家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服务。这是市北区采用“互联社区”模式提升社区管理的活动内容之一。正是凭借着“互联社区”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该种服务模式也当选为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12个社区成服务示范点
 
  作为青岛市的老城区和主城中心区,市北区人口密度大,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口多,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任务重。2014年以来,针对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和各类社区治理难题,市北区以社区 (或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全面推动“互联社区”建设,率先在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区试点运行、总结经验。2015年,市北区在135个社区全部建成“互联社区”网站和微信平台,并建设了一批配套的综合服务站点,用于满足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通过实际运行,“互联社区”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民主化的协商形式更加拓展,依托“互联社区”,每年开展一次“居委会主任在线访谈”活动,135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全部上线,围绕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居委会主任与辖区居民面对面交流、探讨、协商,共收集各类问题2万余条,为居民办实事200余件。街道社区还定期组织居民在线投票和网上讨论活动,实现了社区事务在网上的共享、共议、共治。
 
  目前市北区135个社区全面建成“互联社区”网站,重点建设了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区、镇江路街道东仲社区、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等12处“互联社区”服务示范点,在服务保障民生、加强社区协商、畅通诉求渠道、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新路径。
 
  社区私人订制个性化服务
 
  向传统的居民认可度低、参与率低的社区治理方式说不,市北区在“互联社区”建设工程中做了大胆尝试和创新。首先在理念上,“互联社区”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志愿服务、便民综合服务等各类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有效互动,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真正实现汇民意、集民智、解民忧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市北区建立了社区治理联动、社区服务联动、邻里联动,从而让居民通过电脑登录网页、手机登录微信平台、拨打12349民生热线的电话的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并从中获益。同时,市北区依托“互联社区”,探索建立了社区治理和服务“O2O”模式,形成了社区事务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新格局——居民可通过网络线上提出服务需求和个人诉求,这些问题会由网格、居、街、区自下而上自行解决。单元格不能及时解决的,由居委会召集利益各方共同协商解决,或对接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办理;针对居民提出的家政保洁、配菜送餐等服务需求,由枢纽型的社会组织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及时保障到位。
 
  此外,为了确保“互联社区”真正发挥作用,市北区还建立了五大保障机制:即问题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社情民意提前研判机制、社区事务共同决策机制、工作成效监督评价机制、长效运行服务保障机制。到目前为止,“互联社区”通过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已累计推送资讯1.5万余条,受理各类问题和服务需求几十万次,通过大数据应用,为居、街、区要办的实事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互联社区”满足吃住行
 
  “早上来小广场锻炼身体,接着来社区大食堂吃早饭,饭后看看书、做做理疗,中午饭也在这里吃,再到老年大学上课,在社区吃过晚饭还能和邻居们玩一会再回家。”这是76岁韩帮坤描述的幸福晚年生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市北区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区搭建的“互联社区”。老人还记得,两年前同德路社区开始试点 “互联社区”,社区居委会也借此 “广开言路”,让居民说说各自的诉求,多提出社区治理的意见。“我儿子看我年龄大了,一个人做饭他们不放心,可他们又上班忙得很,所以就登录了‘互联社区’的网站,留言给社区提议开个大食堂,没想到意见真的被采纳了。”社区大食堂一开张,老人高兴地成为了第一批食客。随着两年来食堂菜谱的增加,以及增设的早饭、晚饭以及配送功能,老人已经成为了这里的老主顾。据同德路社区书记孙玲介绍,社区大食堂每天三餐接待的居民已达到了150人次,而且还提供网上查菜谱、网上订餐等服务,不方便行动的居民都可以打电话或者网络订餐,工作人员免费配送上门。
 
  100余项服务为市民量身打造
 
  在市北区“互联社区”建设两年来,不少社区已经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同德路社区,高大夫的中医理疗就深受居民乃至外国友人的欢迎。一位波兰的老太太患有心脏病,一次来青岛结识了高大夫,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中医理疗治疗,回国后,她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她的病情缓解了40%,可见中医理疗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了继续治疗,这名波兰老太太专门坐飞机回到青岛,来到同德路社区找到了高大夫继续治疗。不仅老外喜欢上了“互联社区”的服务,还有其他社区居民慕名而来。如今,高大夫在合肥路街道的9个社区坐诊,成为了“互联社区”提供服务中当之无愧的“拳头产品”。同德路社区书记孙玲告诉记者,当初引进中医理疗时,主要是因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初步统计社区共有3500户约1万人,其中老年人口接近四成,恰好中医理疗符合他们的诉求。
 
  除此之外,让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感受颇深的还有与日俱增的服务项目,现已增设了洗衣、租车、投下水、做理疗等服务,因为有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半,非常受居民们的欢迎。孙玲告诉记者,之前的招牌项目预订蔬菜,如今已经有了七八十户的顾客,他们的年龄都在三四十岁,配送单位把配送时间从每周两次增加到了每周三次,现在社区根据居民的提议,将可提供的服务项目从屈指可数的几项增加到了现在的100多项。在镇江路街道东仲社区,16家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还定期为居民举办大型公益活动。据市北区民政局副局长于军建介绍,目前市北区根据居民需求量身打造了服务项目,下一步市北区将继续深化“互联社区”建设,根据每个社区的老龄化等特点,推广100余项专业服务。
 
  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1、江苏太仓市“政社互动”
 
  2、北京朝阳区“居民提案”
 
  3、福建厦门思明区“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
 
  4、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民生大盆菜”
 
  5、浙江杭州西湖区“城乡一体的社区网络化治理体系”
 
  6、浙江宁波宁海县“宁海36条”
 
  7、广东深圳市坪山新区“枢纽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8、四川成都市温州区“‘343’社区协商共治机制”
 
  9、北京市东城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社区新模式”
 
  10、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互联社区”
 
  11、河南焦作市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青岛,社区,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