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社区矫正需优化“用钱的机制”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6-08-08 09:55:24

   目前,上海市各区社区矫正财政保障标准、保障水平和保障机制千差万别,矫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当务之急是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矫正标准化投入机制,规范财政保障的基础。要优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就必须提高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契合度,使有限财力发挥更大的效益。要构建社区矫正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社区矫正是国际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的双重价值。我国自2013年起废止劳动教养,确立社区矫正制度,由此形成“四大转变”:特定罪犯由监禁刑执行转变为非监禁刑执行的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由公安单一执法转变为司法行政主要负责的联合执法,执法管理重心由市司法机关下移到区县街镇社区,对特定罪犯由专职执法转变为专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共同执法。上海社区矫正工作在摸索创新中已显露出其生命力和时代特点,然而,这种转变给财政出了一道难题:财政投入如何从单一的公安执法保障向社区矫正多元复杂保障体系变革? 笔者认为,解题的思路要从“用钱的投入”,转移到“用钱的机制”。
 
  建立“四统一”财政投入机制
 
  目前,上海市各区社区矫正财政保障标准、保障水平和保障机制千差万别,矫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当务之急是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矫正标准化投入机制,规范财政保障的基础。第一是经费范围和经费分类统一。在遵循财政部、司法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 文件既定的三类开支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本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内涵及特点,将保障投入统一细分为矫正指导管理费、矫正工作费、矫正设备费、矫正中心运维费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费五方面。第二是保障模式统一,实行以项目为主的“标准十分类”模式。按照财随事转的原则,经常性项目按各区矫正对象人数核定人均标准,实行统一定额标准化保障,非经常性项目尊重各区设备配置多样性及财力差异,实行复合结构的分类保障。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标准从“社工人均标准”逐步向“矫正对象人均标准”改革过渡。第三,投入主体统一。建立以区为主、市级补贴、社会资本参与的平衡机制。第四,遵循制度统一,制定本市社区矫正经费管理办法。参照国内部分省市的做法,在总结本市各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牵头研究制定本市各区社会矫正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保障内容、标准、方式及资金管理要求等规章制度。
 
  提高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契合度
 
  优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就必须提高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契合度,使有限财力发挥更大的效益。
 
  要改革试点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中期预算管理机制。司法部门加强中长期如“十三五”社区矫正规划及三年工作计划制定,对计划期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做好经费测算,纳入财政滚动预算的项目库管理。
 
  要明晰市、区与街镇的纵向关系,财政保障向基层倾斜。首先要理顺市、区的分配关系,以劳教制度改革为契机,将市级劳教民警的人财物随事权一并下沉基层。其次理顺区司法局与街镇司法所的分配关系,经常性项目经费重点向街镇司法所倾斜。区财政应加大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平台的“软实力”建设支持。该平台创新了上海“司法民警十社工十志愿者”的社区矫正模式,集聚了市、区司法干部,以及社工、志愿者、各类社工和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智慧,除了对矫正对象进行司法矫正、教育矫正、心理矫正、帮扶矫正等正常工作之外,还应承担解决、指导基层司法所个别矫正的难题,成为各司法所“社区矫正中枢”和技术指导中心。
 
  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横向关系,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完善社区矫正社会服务采购模式,对区司法局给予采购“赋权”,由区司法局直接与中标的社工组织签约,实施社工服务采购、使用、监管三统一,形成司法局对社工管理的人财物和权责利密切挂钩。
 
  健全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
 
  构建社区矫正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第一,预算绩效管理主体全覆盖。将涉及社区矫正的市、区、街镇各级财政部门、司法局、街镇司法所等职能部门以及社工、协会等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矫正预算绩效管理主体,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对社区矫正经费开展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管理、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等活动。第二,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就是预算编制要提出社区矫正产出绩效目标、效果绩效目标和管理绩效目标,决算报告要总结目标的实现程度,“矫正对象再犯罪率”应作为重要绩效,纳入绩效目标管理指标,并通过司法垂直一体化管理,融入部门管理和政府采购社会服务的合同中。第三,实施预算挂钩的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强调预算支出责任和管理责任,按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的有关要求,建立社区矫正资金的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核结果与下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挂钩,奖优罚劣。第四,完善社工服务的效益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改变社工服务效益评估标准出现的“行政化”倾向,注重体现社工现场矫正服务的项目评估,增强教育心理矫正成效的评估标准设计,提高矫正质量,降低再犯罪率,为社会提供更良好的治安环境。(郑琦)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社区,矫正,机制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