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社区第一书记汪绯:为贫困户办事不分大小

来源: 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11 09:19:38

  黄桥社区初印象、126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从产业发展到每一户的治贫对策……一本211页的《扶贫纪实》记录着汪绯一年多以来的扶贫工作经历。汪绯1992年入党,目前是黔江区人社局纪检组长。2015年7月,汪绯到黔江区黄溪镇黄桥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负责扶贫工作。一年多来,汪绯不光带领乡亲们修路建水池、发展产业脱贫,还尽力满足每一个贫困户的需求。在他眼里,为贫困户办事,不分大小。

  摸情况

  1个月走访126户贫困户

  2015年7月15日,汪绯正式上任。为了摸清黄桥社区的情况,他提着被褥住进了社区居委会书记罗清家。白天走访贫困户,仔细记下他们的现状和需求,和扶贫工作队一起统计社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到了晚上,汪绯就把白天搜集到的情况仔细地写在他的《扶贫纪实》里。一个月下来,汪绯摸清了黄桥社区126户贫困户的情况。

  黄桥社区距离黔江城区67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729户3349人,2015年共有贫困户126户409人。当时,社区只有一条通畅路、13座蓄水池,居民出行不便,人畜饮水困难。不仅如此,社区种植养殖业均为粗放发展模式,缺乏特色产业,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

  “黄桥社区的贫困就是这几个原因共同导致的。”汪绯在社区召开的扶贫动员大会上提议,先办大事,把黄桥社区的基础设施搞上来,同时想办法发展特色产业。

  办大事

  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一起干

  2015年8月,黄桥社区新的通畅路动工。开工当天一大早,汪绯就带着扶贫工作队出现在工地上。核对施工图纸、叮嘱施工工人、查看周围施工环境……做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汪绯像普通工人一样,推着手推车帮忙搬运碎石。“社区里的每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我都会亲自参与。”汪绯说,到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参与整个项目的筹划,只要有空,他还会亲自到工地参与施工。“这样能给工人们做个表率,工程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不少。”汪绯说。

  截至目前,黄桥社区硬化道路5.1公里,新建公路9公里,改扩建公路7.5公里,安装供水管道5.7万米,新建蓄水池32口,社区居民出行和饮水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就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汪绯也在积极寻找适合黄桥社区的特色产业。除了传统的玉米、水稻,儿菜是黄桥社区种植最多的作物之一。2015年全社区共种植儿菜150亩,按亩产2000斤计算,每年收获儿菜3万余斤。但由于缺乏销路、交通不便,每年都有60%以上的儿菜滞销。

  将滞销儿菜“变废为宝”,居民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为此,汪绯联系上了老朋友李清华。李清华经营的尝必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土家盐菜食品,需要大量的儿菜、胡豆、辣椒作为原材料。汪绯向李清华提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黄桥社区签订收购协议。每到收获季,尝必乐便以保底价1.6元/斤、1元/斤收购儿菜及辣椒。这份协议,使儿菜不愁销路,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开始种植儿菜。目前,黄桥社区共有儿菜200亩,并新种辣椒50亩。

  管小事

  贫困户的事啥都办

  48岁的罗仲合家里有4口人,妻子患有腰椎病,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在洗车场打工,月收入不足1000元,小儿子今年刚读5年级,全家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罗仲合在外务工。“既要负担小儿子学费,又要负担妻子每年四五千元的医药费。”罗仲合说,大儿子和自己都在外打工,妻子和小儿子长期无人照顾。

  汪绯在了解到罗仲合家的困难后,联系了区就业局,为罗仲和的大儿子提供了免费的就业培训,并安排罗仲合就近到黔江区一家电脑维修中心就业,每月收入2000元。今年,罗家还新种了5亩儿菜,收入渠道一下多了起来。

  “王永升年老体弱多病,需要纳入医疗救助基金范围;朱元明因工伤丧失劳动力,妻子身体也不好,要帮助他们种植蔬菜2亩……”在汪绯的《扶贫纪实》里,仔细地记录着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治贫对策。而不少情况特殊的贫困户,汪绯更是用笔在一旁做了批注。

  2015年底,黄桥社区实现整体脱贫,但汪绯的扶贫工作仍在继续。“还有一些贫困户的困难没解决,这些事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比起来算不上大事,但为贫困户办事,不分大小。”汪绯说。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社区,书记,贫困户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