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黔江:“大杂院”成了“五乐社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9-07 09:37:13

  走进黔江区城南街道青坪社区李家溪安置区,映入眼帘的,除了洁净的路面,整齐的店招,优美的环境,就是一个个醒目的 “乐”字。在整个安置区的人行道、绿化带、广场、楼道,无处不“乐”。

  “这个小区居民第一批入住是2011年,第二批入住是去年。一直以来,城南街道把拆迁群众‘迁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并以‘幸福家园·五乐社区’主题作为拆迁安置示范小区进行打造,努力破解安置难题,终于让曾经的‘大杂院’,成为了今天的‘五乐社区’,实现了华丽转身。”城南街道宣传委员王国余说。

  大杂院,大且杂

  据介绍,李家溪安置区是正阳工业园区青杠拓展区建设的集中安置小区,一共安置了青坪、菱角、香水、牛郎、一心、南家等6个社区的拆迁群众901户、3351人,以前可以说是既大且杂。

  “6个社区的拆迁群众居住在一块,邻居与邻居之间,矛盾纠纷几乎每天都有。且不说是6个社区的居民,就是一个家庭的6个兄弟,都免不了要发生口角,所以对安置区居民的管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青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廷昌说。

  从农民到居民的过度,居住在安置区的居民,由于很多以前生活在农村的单家独户,忽然走进这个大家庭,在饮食起居和清洁卫生方面都不习惯。加上所有居民以前都有土地耕种,一下无事可做,思想散漫、心态也不稳定。

  “以前,我们这个安置区没有绿化、没有路灯、里面坑坑洼洼,到处堆放的是居民丢弃的垃圾,还堆放了不少居民装修房屋用剩的砂子和一些建筑垃圾。车辆也是乱停乱靠。有居民在小区空地上搭建棚子熏肉,一到冬天,整个小区是乌烟瘴气,外面的人叫我们这里为大杂院。”从青坪社区6组搬入的居民程之礼说。

  寻路子,解难题

  李家溪安置区计划的是1万人居住的小区,目前已建成的房屋有21栋,拆迁居民于2011年和2015年分两批入住,现住有居民3351人。第三批安置房正在修建中,建成后可入住居民2000余人。

  “自从我被安排到李家溪工作站后,居民房屋浸水、窗子飘雨、下水道不通、电线断路等都要找到工作站,我们最多时一天接待反映问题的有13人次,一个月最多达200件纠纷。”时任李家溪安置区工作站负责人的李官员说,这些安置户以前在老家都是很勤劳的农民,在老家吃水、吃菜、烧柴都不用钱买,因自搬进小区吃根葱子都要买,他们闲着心情倒不好,看到别人乱扔垃圾跟着扔,看到别人在安置区院坝的空地栽葱种菜,都跟着去种。于是因乱而乱,见到空地就争,一天矛盾纠纷不断。所以作为工作站,主要负责做好安置户的思想工作和小区的维稳工作。

  为此,工作站专门安排一个人对住户的来信来访进行登记,然后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处理。涉及居民之间的纠纷,工作站就现场解决。办事处、居委一方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手,将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抓在手上,另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以科学管理、居民自治、引导就业创业为突破口,寻找治“乱”之道。

  建设施,得民心

  针对上述现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明白:心病还要心药医。于是,以 “乐学,欢心;乐居,安心;乐业,称心;乐善,舒心;乐和,开心”的“五乐五心”小区建设,走上台面。这样的载体,让人人参与,共享成果成为现实。

  为了推进实践,社区新建了文化服务中心,开设文明大讲坛,配备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设备,常年免费开放,并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文明礼仪培训等活动,让群众在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变活法变。街道对安置区居民开展电工、刺绣、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打造了李家溪创业一条街。对住户家庭的剩余劳力,推荐1240人到园区企业就业。

  思想先行,还要硬件打底。特别是去年“两城同创”开展以来,针对安置区多年来的遗留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和建设,完善了小区的基础设施。院坝硬化29415平方米,人行道路基石改造6000平方米,绿化7580平方米,改造管网2070米,安装路灯125盏,安装休闲椅100余把,建成一个百姓文化大舞台和爱家广场,制作宣传橱窗15组,文明用语标识标牌50余块,安装适合中老年人健身的体育器材15套,配备了2个大音响。

  环境好了,服务还要上。社区还利用法治楼宇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楼道两旁向居民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并将小区楼栋划分成20个网格,设立治安岗亭1个,配备电动巡逻车2台,夜巡队员4名,楼栋长12名,保洁员14人,以维护安置区社会治安稳定、卫生洁净。

  环境好,乐翻天

  如今,只要不下雨,每到晚上7点,音乐声一响,居民就在小区广场乐翻天。在百姓文化大舞台和爱家广场跳健身操和健身舞的中老年人达200多人。此外,健身设施进院落,出门健身走,回家健身返。

  “以前,天一黑就待在屋里看电视,想出来走走,到处是黑灯瞎火的,小区坑坑凼凼又多,想去串个门还要带上手电筒。哪像现在,小区到处是灯火辉煌的,晚上要么到小区散步,要么去广场跳健身舞,要么打乒乓球、羽毛球,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肩椎、颈椎和腰椎。”从青坪社区6组搬入安置区的李宗琼说。

  李宗琼进入社区第二年,社区就安排她当保洁员一直干了5年。现在她每天将自己的区域打扫完,晚上就去爱家广场跳健身操,平常她还通过家里的电脑在网上学习跳健身舞,跳会后就去教小区的大妈、大婶跳。

  “我不会打牌,当初搬进小区时很不习惯,隔三差五就要回老家看看。后来,小区修建化粪池,我就做了3年活,后来就渐渐习惯了。”从菱角社区搬进安置区的宋诗华老人说,他现在一天三顿饭吃完,就到小区散步,到健身广场健身,他就喜欢在这样环境下安度晚年。

  “我是因以前安置区环境差,一直在城里居住,是最近才回来的。现在的安置区一眼看出去,到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随处都能看到打堆说笑的人,那只‘五乐五心’哦。再叫我进城,我还不想去呢!”居民程之秀说。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黔江,“五乐社区”, 安置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