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苏州:社区来了“90后”当家人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28 09:23:49

 

  近日,姑苏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顺利举行。伴随着新一届社区“当家人”的上岗,古城居民对社区建设有了新的期盼。在新上任的社区干部中,记者发现了几张“90后”年轻面孔。他们带着青春与活力、热情与冲劲,改变了人们对社区干部的传统印象,为古城社区建设吹来一缕清风。

  季赵量从武警战士到“小巷总理”

  任职岗位:双塔街道锦帆路社 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
 
  苏州小伙季赵量出生于1990年。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一位居民通电话。一个电话打下来,他至少冲着电话那头喊了六七声“老伯伯”。他说,在社区工作,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居民大院里的大伯阿姨、阿爹好婆,“我是小辈,主动和居民打个招呼,大家有什么事也都愿意和我聊。”季赵量说。
 
  曾经,季赵量是一名武警战士。2011年,他退伍回到苏州。2012年,在民政部门的安排下,他来到双塔街道当起了社工。这个可以在6秒之内完成手枪盲拆的优秀战士,开始“弃武从文”,与“邻里琐事”打起了交道。
 
  2015年1月,季赵量调到锦帆路社区。为了尽快融入社区,为居民服务,小季准备了一本“民情记录本”,每天记录社情民意。今年夏天,家住人民路1045号2幢的89岁秦好婆反映,小区里有些居民经常从楼上扔垃圾下来,导致居民楼后面的车库顶上垃圾遍布,臭气熏天。了解情况后,小季立刻与同事们到现场实地查看。他爬上车库屋顶,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和大家一起扫出两大箱生活垃圾、野猫粪便。看到小区变干净了,秦好婆站在二楼自家阳台上,冲着汗湿衣衫的小季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季赵量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虽然和很多同龄人没法比,但他觉得挺满足。闲暇时,这个90后小伙喜欢玩无人机航拍,还喜欢打羽毛球。他说,社区建设需要年轻力量的加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让居民们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自己的付出也就有了价值。
 
  张春林1.5小时“上班路”无怨无悔

  任职岗位:胥江街道泰南社区党委书记
 
  胥江街道泰南社区办公室里,社区党委书记张春林正在为居民钱师傅办理盖章手续。老钱的父亲前不久去世了,在领取丧葬费时,有关部门提出要有一份父子关系的证明,老钱说自己只能到社区来求助盖个章。“居民有事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来社区寻求帮助,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做好服务工作。”张春林对记者这样说。
 
  吴江小伙张春林出生于1990年6月,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后,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他,往十几个招聘单位投了简历,最后却意外地被吴江江陵社区录用。“当时选择当社工的唯一理由就是离家近。”张春林说,初到社区,缺乏工作经验,他经常会遇到“烦心事”。“一些来申请办理低保手续的居民,在切身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开口大骂。说实话,我当时真是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觉得群众工作真是太难做了。”回忆起以往的“不堪”,张春林至今印象深刻。
 
  困难没有吓倒个性要强的张春林,反而激起了他积极向上的斗志。2013年,他通过姑苏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竞聘考试,被胥江街道录用,成为街道社事科的一名在编职工。由于家在吴江,他上班开车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对此,张春林从来没有抱怨过。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张春林当选为新一届的社区“当家人”。他说,社区工作是个“接地气”的活,要勇于直面群众的喜怒哀乐。前不久,辖区一个无物业小区内的居民楼污水管堵塞。由于当时已是晚上6点,维修人员都已下班。张春林跑遍整幢楼,一家一户上门说明情况。第二天一早,张春林联系了维修师傅,疏通了污水管,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
 
  “用真心换真情,社区生活就是一幅和谐画面。”张春林说,从泰南社区走到阊胥路不过200米,原来,他走在路上没人认识,现在一路走去,热情的居民都会拉着他说上几句。“泰南社区有10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1岁,是胥江街道最年轻的社区工作团队。”张春林表示,年轻人有热情、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能接受社区工作的种种挑战。
 
  陈若馨双学位学士在社区“接地气”

  任职岗位:金阊街道三元四村社区党委书记
 
  作为姑苏区最年轻的社区党委书记,1992年出生的苏州人陈若馨走上社区“当家人”岗位还不到100天。这些天,走在金阊街道三元四村中,居民们看到陈若馨,依然会亲切地叫上一声“小陈”或“陈妹妹”。
 
  聊起自己和社区的不解之缘,陈若馨说,2013年10月,她代表苏州大学参加由2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世界教室”论坛,当年论坛的议题就是“社区建设”。于是,她对社工这个职业有了初步了解,“社会对社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个职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小陈说,当时,学校在招考选调生,她就报名参加了考试并顺利通过。2014年8月,陈若馨作为省选调生被安排到金阊街道基层社区进行锻炼。
 
  从一个学翻译的大学生,转变成一名社区工作者;从一名认识社区的“观众”,转变为融入社区的“主角”,陈若馨实现了自我转型。至今,她还记得自己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第一天上岗的情景,那天,她和社区党员们一起参加党员政治生日会,“面对30多张陌生的面孔,我很紧张;听到老党员们开玩笑说他们的党龄比我的年龄都长,我更紧张。”但是,小陈认为,“年轻”既是表扬也是鞭策,是前行路上的动力。
 
  在社区工作,陈若馨越来越“接地气”,处理邻里关系时,也越来越“游刃有余”。一次,原本是楼上楼下好邻居的张阿姨与赵阿姨,因房屋渗水问题而产生矛盾。陈若馨和同事们主动联系两家阿姨,上门进行调解,并联系了专业施工队,找出渗水点进行维修,解决了问题。现在,两位阿姨逢人就夸小陈能干。在今年社区换届选举的当天,张阿姨还特地赶来为小陈加油。
 
  尽管现在已经是双学位学士,但陈若馨还是给自己定下了进修在职硕士的计划。她希望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为老新村注入“90后”带来的新活力。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苏州,社区,90后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