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上海:探索养老体系建设 建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19 10:18:01

   上海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新举措。其中,嵌入小区内部、为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长者照护之家”,以及有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之称的“养老服务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欢迎。

 
  在建设成本持续走高、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中心城区,这样灵活机动的服务模式出现得很及时。
 
  “一碗热汤”的距离
 
  这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有餐厅、活动室、医务室,还有老人的卧室,统共十来间房间,却实现了床位、座位、餐位的“三位一体”,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
 
  报道里、生活中,人们常常听闻居民集体抗议小区内修建养老院的事情。反对的理由不外乎这几种:人员进进出出,不安全;老人病病怏怏,不卫生;还有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吉利。更有人两手一摊:绝对支持政府发展养老事业,只要不造在我家门口……
 
  现实无奈下,让附近居民免去排队、奔波之苦,在社区内部建设提供多方位服务的养老机构,一直是许多街道“敢想而不敢为”的事情。
 
  但是,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的明龙长者照护之家却做到了。
 
  这间位于南仓街40弄的长者照护之家就建在6号楼的一层,其余二层到七层都为居民住宅,甚至站在入口处一抬头就能看见二楼居民阳台上种的花,可以说是和附近住户“零距离面对面”。
 
  2015年10月底,作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首批22家单位之一,明龙长者照护之家正式开业。不到一个月内,26张床位全部住满。
 
  除了床位“火爆”,“明龙”的口碑也很好。南仓街一带人口密集,街道狭窄,车辆进出往往都要花些功夫。不过,只要是看到车里坐着照护之家的老人,附近居民都纷纷主动上前“清理”路面,挪凳子、搬自行车,腾出空间让汽车顺利通行。
 
  扎根居民楼,“明龙”凭的是什么?
 
  小东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夏宜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一碗热汤”的距离切实让小区周边居民享受到了便利。她说,小东门街道辖区内“既有老城厢,又有新天地”,南仓街40弄位于的老城厢片区,居民们欢迎这种“接地气”的“迷你”养老服务机构,而非那些有着围墙的“高端”养老院。
 
  这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有餐厅、活动室、医务室,还有老人的卧室,统共十来间房间,却实现了床位、座位、餐位的“三位一体”,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
 
  长者照护之家主要为具有本街道户籍,60周岁以上失能、高龄独居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托服务,全面照料老人的日常所需。同时,还承担着日托的功能,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让子女们能够放心去上班。此外,除了为托养在这里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其他有需要的老年居民也可以打个电话过来要求“搭伙”,碰上助餐点节假日、双休日休息,还可以送餐上门。
 
  穿梭在明龙长者照护之家,一切忙碌而井然有序,看到的都是温馨的照护,窗明几净,闻不到一丝异味。
 
  有人担忧,具有这么多功能的养老机构,价格是否贵得离谱?
 
  负责人朱龙兴回应说,“我们这里是‘友好型’的照护之家,价格比较亲民。”据他介绍,区民政局所制定的费用标准一般在每月3000元至3500元,“明龙”的价格在2800元到3200元不等,不仅合规,还很实惠。看到这个价格,有的老人子女还为朱龙兴“操起了心”,担心他开了几个月就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对此,朱龙兴倒是乐观,他笑着说,“对我们来讲,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赚多赚少不那么要紧。日常的运营,我们尽量精打细算。”目前,明龙长者照护之家共有护工、厨师、医护人员、保洁在内共16名员工,料理着这个温馨大家庭的日常。
 
  让老人与家庭“喘息”
 
  实践证明,“喘息式”服务不仅能够使照顾者得到短暂休息、减轻精神压力,而且也能使被照顾者排除寂寞,获得更好的健康状态
 
  近日,苏州一家护理院为了激励子女经常到院探访父母长辈,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引发了网络热议。有人质疑此举“作秀”,也有人呼吁大家要恪守孝顺这一美德。
 
  在明龙长者照护之家的老人们坦言,幸好自己家门口就有这样一个好地方,不然若是搬到离家较远的养老院,可能也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对子女们来说同样如此,把父母长辈托养在这里,平日里有空就来帮帮忙、照看一下,不像跑养老院那么吃力。
 
  运营一段时间之后,朱龙兴发现,来这里做志愿者的小辈越来越多了,有些甚至都不是托养老人的家属。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之中有的人听说了这样一个地方之后,想为父母来“打个前站”,就算无意全托,也想尝试一下长者照护之家特有的“喘息式”服务。
 
  有调查显示,配偶或者子女长年累月照顾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会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出现抑郁倾向。“喘息式”服务就是针对此类情况,暂时将居家照顾的老人送至专门的机构,由专门人员照看一段时间后再接回家。
 
  此外,出于种种原因,有些老人会对养老院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在失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依然拒绝子女把他们送进养老院。而“喘息式”服务从心理辅导到养老院生活训练,为他们提供了短期的全方位体验机构养老的机会,为今后可能的养老院转介奠定基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喘息式”服务不仅能够使照顾者得到短暂休息、减轻精神压力,而且也能使被照顾者排除寂寞,获得更好的健康状态,为日后继续的居家养老“加油充电”。
 
  这几年,“喘息式”服务成了我国养老服务探索中的一个热门概念,各方正着力打造适应我国国情的服务项目和标准。
 
  尽管床位紧张,明龙长者照护之家依然将3张床位固定为“喘息式”专用,意在解居民的“燃眉之急”,体现其社区嵌入式机构的优越性。
 
  不久前,隔壁楼的一位老人被子女直接从第九人民医院送到了这里。当时,院方告知家属,老人恐怕时日无多。在经过评估之后,明龙长者照护之家接收了老人,护工阿姨每天把营养的饭菜一口口喂到老人嘴里,并坚持给老人翻身、擦洗。经过悉心照料,老人又一点点来了精神,住院时长的褥疮也好了起来。
 
  朱龙兴说,“虽然照护的时间不长,但看到老人能够舒舒服服,子女能够松一口气,我们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智能“触角”伸入百姓家
 
  未来,长者照护之家的智能“触角”还有希望伸入更多的百姓家,通过安装监控报警系统形成“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安全联动
 
  坚持把“喘息式”服务做下来的还有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的负责人李健。具有多年养老院管理经验的她,2012年在国外考察时就“盯”上了这种模式,认为它切中了当下居家养老的痛点。在这次考察中,她还发现,新科技在养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李健看来,当前长者照护之家的智能设备所打造的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帮助老人们放下“戒备”的关键因素。
 
  张老伯家离长者照护之家并不远,之前总以各种理由推脱,说自己坐着轮椅腿脚不便,不愿离开家。家人实在无力日日照料,就想给老人先报几天的体验班“试试水”。
 
  送到长者照护之家的那天,张老伯一看是在二楼,立马又打起了退堂鼓。没想到,几位工作人员从容地把张老伯和家属带到了楼梯旁,告诉他们:每一位老人的需求都值得尊重,为了让坐轮椅的老人也能得到妥善的照料,这里特地安装了2台价值不菲的座椅电梯,并专门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规范操作培训。保险起见,楼梯口还安装了摄像头,实时监控电梯的使用安全。
 
  这下,张老伯紧皱的眉头才松了开来,答应乘坐座椅电梯去二楼体验一番。到了楼上,工作人员又为张老伯和家属介绍起了老人卧室内配备的智能床垫。这种床垫添加了专门的检测设备,可以时时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心率、呼吸率和离床时间,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报警节点。
 
  比如说,如果张老伯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有起夜的习惯,设置离床自动提醒就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过来照护。此外,对于一些失智老人,智能床垫也能起到警报的作用,防止老人下床后可能造成的磕磕碰碰。
 
  智能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老人和家属的认可,对于那些长期托养的老人而言,智能设备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他们的晚年“保驾护航”。
 
  除了现有的,还能做什么?
 
  一般来说,白天护理人员较多,能够提供更及时、细心的照料,到了晚上,护理力量相对薄弱,一旦疏忽就容易出岔子。为此,李健想要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加强对夜间护理人员的管理。她说,接下来可能会安装指纹打卡系统,记录下夜间值班人员的巡逻情况,确保每个人都完成了职责,防患于未然。
 
  未来,长者照护之家的智能“触角”还有希望伸入更多的百姓家,通过安装监控报警系统形成“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安全联动。
 
  围墙之外,生活之中
 
  黄浦区创造性地提出了“9073+1”,也就是在原有的格局上增加了“养老服务合作社”,积极打造居民身边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关心养老政策体系的人都知道,多年前上海就率先提出了“9073”模式,指的是“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格局。
 
  在此基础上,黄浦区创造性地提出了“9073+1”,也就是在原有的格局上增加了“养老服务合作社”,积极打造居民身边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黄浦辖区内已经有半淞园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外滩街道、小东门街道等10个街道运营着养老服务合作社。
 
  成立这样的合作社,谁能得到便利?这些便利又能为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黄浦区民政局调研员秦冬根表示,合作者的重点服务对象是社区内人户一致、家庭照护能力较弱的高龄独居老人和半失能失智老人。
 
  入社之后,会根据老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领域的无偿和有偿服务,享受“高于居家养老、具有机构养老内涵、凸显医养结合特点”的养老模式。
 
  但由于一些老人实际支付能力有限、家庭养老支出预算也不高,往往只对无偿服务“鼓掌欢迎”,对有偿服务“远远观望”。
 
  对此,养老服务合作社采取了政府保障基本、社会积极参与、家庭合理分担的方式,对入社老人进行专业的综合评估、分级管理、差异化收费。比如说,一位身体状况较弱、享受低保的独居老人,能够以项目收费30%的价格享受服务,而经济情况好一些的老人则相应享受小一些的优惠力度。
 
  一经推行,合作社就迎来了不少愿意“吃螃蟹”的老人。对于那些有需要而不了解情况的老人,居委干部会主动告知,提供入社申请、上门评估、项目购买的“一条龙”服务。

  养老是一个长期项目
 
  通过与不同的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逐步解决各项养老服务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将服务内容区分开来,细化服务标准
 
  “妈妈,看这里,笑一笑!到了冬天,你就可以在这个‘屋里厢’洗澡啦。”
 
  今年9月,位于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康家弄42号的“邻家屋里厢”东街家庭生活服务站正式开放,居民朱阿姨带着她84岁高龄的母亲冯阿婆在门口照了一张相。
 
  服务站所处的片区属于典型的老城厢,房屋空间有限、设施陈旧简陋。在那里,60%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一直存在着各种生活不便。往年每每天气转凉,朱阿姨就要开始发愁母亲的洗澡问题:老人年事已高、腿脚又不方便,家里没条件,走太远又不现实……
 
  直到“邻家屋里厢”开张,朱阿姨带着母亲亲自考察了一番之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走进宽敞明亮的家庭卫生间,就看到盥洗池、抽水马桶、更衣柜和淋浴房一应俱全。因为服务对象大多是高龄老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淋浴房里特地贴心地安置了座椅、防滑垫和扶手,以确保大家洗得舒心又安全。
 
  试运行的两个月内,服务站的所有项目免费开放,朱阿姨兴冲冲地带着母亲体验了一次助浴服务。正式运营后,只要到所在居委登记一张东门乐惠卡,就能享受到“一卡通”服务。
 
  “邻家屋里厢”是小东门街道养老服务合作社成立以来的第6个社区招投标服务项目,截至今年11月,已开卡服务234户家庭,每日服务人流量达到了153人次。
 
  街道工作人员陈艳告诉记者,之所以提出“项目化”管理的思路,是为了通过与不同的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逐步解决各项养老服务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将服务内容区分开来,细化服务标准。陈艳说,“把养老当成一个项目来做,就是为了突出问题导向,实现惠民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手段,黄浦区各养老服务合作社携手打通社会资源渠道,引入一批专业从事养老服务、具有资源整合与调配能力的社会组织。
 
  其中,康乐佳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就通过一条爱老、助老热线与瑞金二路街道的两万余名老人联结到了一起。
 
  前两年的一个寒冬的夜晚10点半,社区呼叫服务中心接到了汤老伯的电话。汤老伯说,家里的床板突然掉到了床架下,夜里无法睡觉,拨打了多家单位的电话无果,亲戚又住得远爱莫能助,于是来电求助。
 
  值班人员随即跟维修师傅李祥高说明情况,李师傅二话不说,马上带了工具箱骑上电动车赶往老人家,连夜修好了断裂的床架。这让汤老伯十分感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爱老热线的他并没有想到能够那么快得到专人的上门服务。
 
  进驻社区服务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像汤老伯这样逐渐习惯了有事就拨打热线。大家都觉得,这里的服务人员客客气气、做事勤勤恳恳,多打几次照面还能成为“忘年交”,根本不需要再去找别的社会服务。
 
  负责人毛礼军说,康乐佳本着“求助无小事,服务零拒绝”的服务理念深耕社区,回应了政府不能做、企业不愿做的社会服务需求。“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公信力是我们的生命力。”
 
  志愿服务团队相继“萌芽”
 
  越来越多的低龄老人通过小东门街道“老伙伴助老计划”加入了志愿队伍,像邹锦囡一样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之中有从事过街道相关工作的“老手”,也有抱着“人人都会老,为老人们服务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的态度参与的“新人”
 
  其实,步入老年之后,很多老人除了遭受行动不便、身体不适带来的病痛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阴霾”来自于心底的孤独和家人有意无意地冷漠与忽视。对老年人来说,有人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细心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就相当于为晚年生活照亮了一束光。
 
  志愿者就是带来一抹温暖之光的人。
 
  黄浦区各街道的养老服务合作社成立之后,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团队相继“萌芽”,一同整合进了合作社平台。在这之中,很多团队都是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外滩街道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就是如此,这支平均年龄62岁的队伍成立五年来,坚持上门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建立专属档案。从预防、干预的角度,自行编辑并发放防失能失智健康手册,同时开展相关知识宣讲,受益人群达34875人次。
 
  生活中,志愿者们处处留意高龄老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危险,“防跌倒”干预项目应运而生。项目秉持着前期提醒、措施跟进的原则,对400位老人做了防跌倒筛选表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赠送浴室防滑垫、赠送拐杖等工作。
 
  除了健康、安全教育,高龄老人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
 
  小东门街道小石桥居委的志愿组长邹锦囡就曾帮助一位因邻里纠纷而一时间想不开的高龄独居老人脱险。闻讯赶到时,老人情绪还十分激动,邹锦囡好说歹说才将老人从勒住自己颈脖的绳子上劝下来。居委进行调解之后,邹锦囡依旧守着没走,而是给老人下了碗面条,再慢慢进行心理疏导,直到老人的子女赶来才离开。
 
  在她看来,自己的这份志愿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有些时候,光看表面情况还不够,要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准确把握老人的心理,真正解开他们的心结。
 
  现在,越来越多的低龄老人通过小东门街道“老伙伴助老计划”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像邹锦囡一样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之中有从事过街道相关工作的“老手”,也有抱着“人人都会老,为老人们服务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的态度参与的“新人”。
 
  邹锦囡说,其实只要有意愿,经过一定的培训,大家都能上岗发挥“光和热”。

责任编辑:李梦雪
标签:上海,养老,围墙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