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问答

你会找智能助手看病吗?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7-03-30 10:06:50

   坏了,当医生问“您怎么不好?”后,前面这位老阿姨掏出了厚厚的一个小本,慢慢翻开,戴上眼镜,开始朗读她记录下来的本周她所有的服药前后血压自测结果、小本本上甚至细致记录了饮食、血、尿、便的所有情况,然后等待医生的判断:她是不是适合这种药,要不要加剂量?从她坚定的背影,你就知道不跟医生聊个彻底她是不会离开座位的,反正老阿姨有的是时间。而她身后排队的一个附近公司职员,心里一沉,暗呼运气不济,本来放弃午休赶来这家三甲医院,就是为了抓空给老父亲拿药,看到眼前的情景,就知道上班一定要迟到了。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烦躁,一个脸色赤红的中年人闯了进来,抱怨以前他在别的医院拿的药,这家大医院竟然没给他开!上午那个医生什么态度?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对护士轻声斥责“病人请一个一个来”动了怒,脸色越来越红,表明他的血压已经蹿了上去。这屋里所有的人,本来应该在附近的社区医院里相遇。而此时此刻,社区医院的年轻医生,抬头看屋外一个病人也没有,于是百无聊赖地掏出了手机。

  作为媒体人,观察社会现状是我们天然的敏感,看到这个画面,会飞速给出一个结论性的总结:这是中国医疗现状里“患者对一般的社区医院信任程度不高,有病直接到最好的医院找专家,浪费了优质医疗资源”的痛点。现行政策除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行疏导以外,还鼓励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待遇,让好的医生“沉”到社区医院。但是从这个诊室所见就知道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进入互联网医疗时代,到处喊创新,难道这个“痛点”就没法解决?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产生了上百个与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项目,针对这个“痛点”,研发人员尝试以“对话”为突破口、利用“小娜”和“小冰”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成熟技术,专门研发一个智能辅助系统,帮助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同时让机器自动回复病人常识性的问题,“不需要医生记着这个病人一周前来做过手术,我们的系统能记得对患者回访,从而提高医生的效率。”通过让智慧助手进社区医院,达到推进智慧医疗项目的商业化应用。
  他们做了一个测试版的应用,跟一般的搜索不一样,你只要输入一句话,系统会根据关键词找到最好的答案,结构化的信息都会在后面显示出来。比如你想问高血压这个问题,高血压就是那个关键字。当然研发人员也承认“不是一建立就非常好用的。比如,同样的病,拉肚子和腹泻都是症状之一”。
  一种技术是否实用,还是要问使用者。比如你告诉那个老阿姨,下次不用排队,靠微信的方式,智能医疗机器人就可以和您讨论病情了,感觉如何?她一定睁大眼睛说:“我是去看医生的啊!”中国人对“看”医生有望闻问切的传统期许,需要医生“看”着你的眼睛和你讨论病情,医院里总是有很多老人家,就是因为看医生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某种巨大的精神安慰。这些孤寂的老人需要找人倾诉慢性病对他们的折磨,稍有同情心的人都能从他们眼中看到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人的恐惧和脆弱,拼了命也要去三甲医院让专家“看”上一眼、聊上一阵是他们强烈的情感需求。
  而面对另几位等待的患者,相信他们早已经熟练使用移动设备,劝他们去社区医院,社区医生有了共享知识的智能助手,医术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不是不信任的问题,我也不想排队浪费时间啊,是我要的药社区医院根本没有”。受制于国家的基本药品制度,社区医院中不少药均未纳入到基药中,比如病人需要的长效药,就只能去大医院才能开到。所以,到目前为止,聚集在诊室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社区医生有了智能助手而回到社区医院。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社区医院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