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青岛:从管理到治理 创新“村改居”型社区治理方式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发布时间:2017-04-15 09:54:4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在向城市社区化治理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开始了“村改居”的工作。所谓“村改居”是指农村地区建制实施“农转非”,农民的农业户籍转变为非农业户籍,将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改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改居”是城市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社区模式,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社区模式需要新的社区治理方式。

  一、“村改居”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治理难度加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闲暇时间充足,一些人容易无事生非;撤村并庄,人口集中,为了个人的私利,少数人容易拉帮结派,甚至演变成为黑恶势力;农村的封建陋习黄赌毒等容易沉渣泛起;村与村、家族与家族、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和单位之间,因资源、环境问题容易产生矛盾。加上原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历史恩怨,使矛盾更加复杂,势必影响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了社区治理的难度。
  居民生产生活保障方面面临新问题。随着城市改造,居(村)民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没有。有的居民搬迁后分到的楼房较多,出租富余楼房收入较多,生活较好。如果只有一套楼房,就面临失地后如何谋生的问题。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胜任需要一定文化知识素养和技术的工作。部分失地农民依赖征地款、福利分红、出租房屋的收入维持生活,整天无所事事,成为社会的闲散人员。有限的补偿费坐吃山空,生计堪忧。
  与城镇职工的退休金相比,也差得较多。城镇居民有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五险合一”的保障,而一些“城中村”的居民享受不到这样的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居)民“看病贵”问题,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居民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卫生意识较差,很多人没有养成爱护社区卫生的习惯。比如有的居民在楼道内乱堆放物品,有的居民不能按照规定时间扔垃圾。二是由于集体统一缴纳水电物业等费用,一些居(村)民感觉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出现浪费现象等等。
  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和热情不够。新的居住模式从客观上限制了社区居民之间原有的频繁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热情。尽管“村改居”后,为居民设置了各项社会服务,但村民并未完全摆脱有事找村干部的心理依赖。
  二、创新“村改居”型社区治理方式的主要路径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居民素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活动、宣传册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培训教育,强化居民对村规民约、法律法规的认识。首先,加强道德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居民明确做人的准则和底线,做一个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人。其次,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开展村规民约、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居民明确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做一个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公民。最后,加强技能教育。利用阳光工程、技校、成人学校等,加强对村民的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创业意识和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做一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健全组织体系,提供优质服务。行政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不仅是形式名字的变化,更是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变化、管理内涵的变化,提供优质服务是其治理的核心。首先,在社区组织建设中,不仅要健全党支部、居委会及村民小组、工、青、妇等组织,更要发展中介组织、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志愿者以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党支部领导、居委会主办、中介组织运作、社区居民参与、部门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目前,“村改居”社区最主要的自治组织是文体娱乐组织。许多居民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协会,不仅丰富生活,而且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管理方法上,不再以行政命令为主,而要以社会的、教育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工作方法为主,以居民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实施管理。比如凡属社区内部的事务,尽量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发挥新型农村社区与居民关系密切、熟人社会的优势,通过服务把社区内的企业、单位、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管理。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提升素质水平。“村改居”后,需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的长效机制,必须用制度来明确不同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方便便捷的参与渠道。社区应根据本社区的实际状况,制定详细的参与程序,让居民一目了然。
  制定规范的社规民约。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婚育、治安等方方面面的规定,要求本社区居民一律按照制度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一旦违反有关规定,则按照制度严格惩处。要加强居民自治的制度保障,居民直接或者间接进行居委会选举,居民集体讨论的自治章程可作为民主管理制度,准时无误地公布社区的重大事务,向居民公开民主监督制度。这样既可以使居民自治有制度的保证,也给居民自治提供了一个标准。
  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坚实保障。既然在现阶段,居民的生活来源,社区的建设、发展、管理、服务都要靠社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维系,靠社区的产业来支撑。社区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让居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吸引力。首先,以土地为依托,以优势农户为载体,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行科学种养殖,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居民的土地收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其次,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为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为居(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村)民的收入和集体经济实力。最后,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服务业。提供各种优惠措施,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社区产业。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青岛,村改居,社区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