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科院贺信精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7-05-18 09:22:55
  5月17日,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高度肯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40年来取得的成绩,并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
  贺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乃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学者纷纷表示将在贺信精神的指引下,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研究、更强烈的责任感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
  “我们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说。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谨记党中央的要求,做一名与时代同行的学者,肩负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第一时间向记者表达了自豪与激动的心情。全国各地的学者同样深受贺信精神鼓舞。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看来,贺信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肯定和期望,也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激励与鞭策。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晓表示,“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社科界的要求上来,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既肯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成绩,又提出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发出的重要号召,也是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和宏伟目标,必须继续多层面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形成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文化学、生态文明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应在治国理政思想的指导下,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在社会科学的主干性和基础性学科领域继续积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推动作为指导思想与作为学术思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气象。
  卜宪群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解决真懂真信真用问题,自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为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
  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先导。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卜宪群表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姜辉认为,在研究中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至关重要。要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回答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科学回答,在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燕爽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上海社科界应立足国家和上海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机遇期,又身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社科界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王晓认为,广东社科界要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全国发展贡献广东智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出号召: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张海鹏看来,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以历史学为例,中国历史学要研究清楚中国历史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历史的特点,要从中华几千年文明史、近两百年近代史中总结基本规律,为中国道路产生、发展的必然性提供历史依据。
  国外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资源,但吸收国外理论绝不能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谈到了树立文化自信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只有我们确立了文化自信,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作品、富有洞见的理论,传递信心、提供能量,在千千万万读者、观众的内心点燃希望之火。”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持久不懈的努力,但也要有紧迫感,时不我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看来,提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他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走出去”扩大影响,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各个领域都要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国际平台上发表成果,发出声音,集聚影响力,更好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记者 毛莉)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学习,习近平,贺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