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发展社区养老大有潜力可挖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7-07-31 08:31:27
  双龙巷1号有家占地1100平方米的手机大卖场,去年,新街口街道将年租金两百多万元的店面收回,免费提供给养老服务机构使用。7月中旬,这家全新的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正式挂牌开张。
  “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是我国顺应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有效模式。难点在于,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很难有足够大的场所开展规模化服务。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城市建设规划层面充分考虑市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街道和社区也应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手机大卖场变身居家养老中心,无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而要实打实地让利于民。
  7月5日,我市首个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公开下发。办法指出,截至2016年底,南京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134.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高于全国15.5%的平均水平。未来,南京人口老龄化比例还将逐年增长,社会对养老设施需求总量日益增大,对配套服务建设提出巨大挑战。
  南京主城内,大部分土地都是已建成区,用地紧张,只能利用零散地块改建小规模的养老设施。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显然是中大型、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中心更能满足民众需求。双龙巷养老中心的案例证明,只要有决心和执行力,在街道社区的现有设施、存量房产中大有潜力可挖。
  事实上,“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商业形态,服装、数码等店铺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一些无力维系的产业退出,养老等前景广阔的产业取而代之,既是让利于民,也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可以预见,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今后数年间,各种公立或社会化的养老机构一定会蓬勃发展。
  一家合格的综合性养老中心,除了为老人提供专业完善的康养服务、娱乐休闲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之外,在社会治理层面也承担着诸多功能。首先,老年群体是社区的重要组成,养老中心可以成为社区文化生活、邻里交流的延伸,有效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其次,作为新兴业态,养老中心还可以为社区失业人员解决就业岗位,以及培育、扶持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茁壮成长。只要运作得当,养老中心将形成互动双赢、多方收益的良好模式,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枢纽之一。
  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指数报告》中,南京在36个城市中排名第2。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理应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最适合养老城市”的称号实至名归。
  原标题:发展社区养老大有潜力可挖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社区养老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