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武汉:春风化雨,荆楚“非遗”的校园社区行

来源:中国青年网(北京) 发布时间:2017-09-24 09:48:49

  身着汉绣华服的武汉纺织大学学生、肩披镂空剪纸的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手举48公斤高龙龙头的江欣苑农民……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个体,其实都在做着一件事——展示湖北人民对荆楚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非遗”进校园 传承与创新的化学反应

  武汉纺织大学校园内,一场特别的服装表演正在进行。来自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身着传统元素设计的服装在T台上行走着。这些元素始于荆楚地区跨越千年的艺术智慧——汉绣。

1.jpg

  来自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正在表演汉绣服装秀。 中国青年网 见习记者 张潼

  汉绣是流行于湖北的传统刺绣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的楚绣。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就用“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来描绘当时楚宫丝织品的质感。而随后发展起来的汉绣继承了楚绣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

  汉绣构思大胆,用色丰富浓艳,画面丰满,素有“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表演系学生此次在舞台上展示的正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阳新布贴与当下时尚设计结合的创新之作。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老师刘重嵘在谈到学校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把中国传统的技艺延续下去。从剪纸、布贴、挑花到刺绣,荆楚地区有完整的手工技艺体系,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也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我们要研发的是既能将‘非遗’融入生活,又能体现其核心技艺价值的产品。”

  “非遗”研培班,“非遗”传承人的升级教程

  当天,中国青年网记者还走访了同城的中南民族大学。在中南民族大学的展览厅内,一场以剪纸和漆器为主题的展览正在进行。进入展厅,两幅巨大的剪纸作品自上而下垂落于展馆内。这两幅作品分别以百龙、百凤为主题,创新性的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元素。他们的作者是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何红一。

2.jpg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何红一创作的剪纸作品《百龙图》和《百凤图》。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除了大师作品,展厅中展示的,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作品,还是学生的作品,都透着不同于传统的新鲜元素。中南民族大学与武汉纺织大学之所以能结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硕果,还要归功于一个研培班。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文化部、教育部指定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于2016-2017年间分别承办了剪纸、漆器和刺绣传承人群研习班。T台上所展示的服装,展馆中的展品,其实都是研培班的培训成果。

  作为技术成熟的非遗传承人群,为何还要再入校园深造?以刺绣为例或许可解释一二。刺绣作为传统美学项目,其画稿、配色、肌理效果的处理都需要有较强的美术功底。不少年龄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美术培训,这成为束缚他们创新的短板,而研培班解决了这个问题。

3.jpg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何红一正在介绍剪纸作品。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谈到剪纸研培班对学员的作用,何红一说道:“通过这个班,我们把高校对剪纸的研究和理解注入社会,通过和剪纸传承人的联系,使他们进一步的深造,促进剪纸事业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来听课,学生、‘非遗’传承人都是这个课程的受益者”。参与剪纸班的学员夏祖康在培训后感慨到:“科学系统设置的教学课程,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剪纸传承人群,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非遗”进社区 成就一个神奇的江欣苑

  江欣苑社区,是一个神奇的社区,你很难在国内再找到这样一个社区,其几乎囊括了整个湖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几何时,江欣苑社区被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称为“农民部落”。这并非什么褒奖之词,早在2004年,胡明荣所在的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渔业村,土地被征收。渔业村失地农民还建到汉阳江欣苑社区。曾经的渔业村村支书胡明荣,一转身成为武汉最大“村转社区”的书记。

4.jpg

  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正在向来访记者介绍江欣苑在保护、传承“非遗”上的具体做法。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张潼 摄

  个人转型不易,更不要说一个村子。村民们虽然进了城,但是养家畜、花坛种菜的旧习气并不好改,江欣苑社区很快成为脏乱差的社区典型。为了让“泥腿子”们适应城市的文明生活,胡明荣想到了“文化育人”的办法。然而,万事开头难,找准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

  这时,已在武汉汉阳区江堤乡一代传承1400余年的高龙,进入了胡明荣的视线。高龙,一种舞龙祭祀活动,深受当地村民、渔民喜爱。不同于普通滚龙的切割式结构,让高龙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名扬海内外。2008年,高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准高龙的文化价值,以高龙为支点,2012年,江欣苑社区投入1亿多元建成“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为了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驻传承园,胡明荣拿出“三顾茅庐”的精神,一家一家做工作。最后,传承园共邀请了54家非遗项目入驻。

5.jpg

  江欣苑社区活动中心内的高龙VR体验室。中国青年网 见习记者 张潼摄

  走入江欣苑社区,社区广场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汉绣、剪纸、木雕船模、楚式漆器、黄梅挑花等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支撑起了江欣苑社区的文化自信。中国青年网记者走访江欣苑社区任本荣汉绣工作室时,84岁高龄的汉绣泰斗级大师任本荣仍在描摹汉绣画稿。走进江欣苑社区活动中心,这里的高龙VR体验室,运用最先进的VR技术,将高龙的起源故事“斩龙王”视觉化,帮助江欣苑的小朋友们了解高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走入江欣苑汉绣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绝伦、构思巧妙的汉绣作品跃然眼前;走入高龙博物馆,高龙从扎制到最后焚烧抢福的仪式正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6.jpg

  江欣苑社区居民正在表演高龙,高龙龙头重达48公斤。中国青年网 见习记者张潼 摄

  “一米之内有楼道文化,进门可学,出门可看;十米之内有文化休闲设施,可以读书还能健身休闲;百米之内有文化阵地,能自编自导自演各种节目,自娱自乐亦可宣传;千米之内有培训,可发证助力就业。”个十百千,这是胡明荣在介绍江欣苑社区时总结的江欣苑现状。曾经的“农民部落”如今春风化雨般成为饱含荆楚文化精髓的现代社区。

  从古老的汉绣绣片到时尚的汉绣元素华服,从用途单一的刺绣附属品到可混搭多种“非遗”元素的剪纸,从种地捕鱼的村民到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荆楚人民正用自己的智慧,传承、创新历经历史千年涤荡而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习记者 张潼)

  (原标题:【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春风化雨,荆楚“非遗”的校园社区行)

责任编辑:万婉
标签:荆楚,非遗,校园社区行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