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于甲庆心里有个“放不下”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8-04-26 09:41:51

  一带一路向前行,

  建立经济共同体

  利益共享全人类。

  为人类,为民生,

  盛世中华梦更真。

  全党全民齐奋进,

  共为实现中国梦。

  这是快板《夸夸十九大》中的几句唱词,它的创作者于甲庆已是75岁高龄,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是有增无减。

  2018年元宵节,西峰城区举行了“宣传十九大,逐梦新时代”社火汇演,由北街街道东大街社区南梁之声艺术团选送的快板《夸夸十九大》,以其新颖的表演方式,获得广大观众好评。让我们走近这位民间音乐家,感受他和音乐之间的特殊情缘。

  过目成诵,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说于甲庆出生于教育世家一点不为过。于甲庆祖籍庆阳市宁县太昌,曾经的太昌完小就是其父创办,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于甲庆从小就显现出不一般的聪明,尤其是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更是让人赞叹。1956年,于甲庆13岁,适逢镇原县剧团来宁县太昌演出眉户剧《梁秋燕》,他和其他同学,被老师带去执行了一个“任务”,看了两场演出,每人记下一段,回来后再合成。结果,1个老师,8个学生,硬是记下《梁秋燕》的全部词曲,还将剧目完完整整排了出来。

  这一发,便不可收拾。于甲庆便开始写词,谱曲,在音乐的道路上大步迈进。1965年,于甲庆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工作之余,他写出了人生的第一支歌曲《铁路工人之歌》,一下子就唱火了,单位工会随即成立了铁路文工团,于甲庆自然而然成为了团长。回忆起当时的演出情形,于甲庆还记得清清楚楚:“每次去各单位开展宣传演出,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110人,就是那种大卡车,满满站两卡车”。在这期间,于甲庆将毛泽东诗词等内容谱成曲子,排练成节目,再传唱出去。

  不忘初心,把南梁红歌唱响陇原

  于甲庆能写词,会谱曲,懂编排,各文艺单位都争着抢着要他。后来,他辗转在原庆阳地区物资局,庆阳地区剧团,庆阳市建筑公司工作过,直到2000年退休后,他便秉承父志,于2001年8月23日,筹备办起了宁县启明高中,待到一切步入正规后,他便将一切交给弟弟打理,自己则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时光一晃到了2007年,91岁的母亲去世,于甲庆和亲人们共同回忆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也唱起了母亲爱唱的歌曲,这些都是母亲在日常生活中,随口哼出来的,大家都会一两句,但都不完整。怀着对母亲的深情,于甲庆便萌生了把母亲唱过的歌曲整理出来的想法。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不由感叹,这些与南梁有关的歌曲都是好词好曲!他也把自己的网名定为“南梁之声”。

  2013年7月,于甲庆写出了4分半钟的本土民歌《我要去南梁》。此歌后来在陕西省的春晚节目上精彩亮相,也更加坚定了于甲庆坚持写老百姓的歌,唱给老百姓听的信念。

  老有所乐,用好歌曲传递正能量

  近年来,北街街道办事处按照“街办主导、社区主办、居民参与”的理念,积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引导辖区居民乐观向上生活。作为社区居民,于甲庆也总是希望自己能为社区多做点贡献,发挥余热。由于共同的爱好,于甲庆的很快带起了一支30人的艺术团队。他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北街办优秀节目展演等文化活动,还在庆阳市内各县进行公益演出。作为文化团队带头人、组织者,他同时坚持笔耕不辍,先后编写出相声、戏剧、快板、歌曲等22首(篇)。

  于甲庆每天零点之后休息是家常便饭,经常晚上只睡3个小时,其余时间就用来写词谱曲,编排剧目。2017年元月份,“南梁之声”艺术团正式注册成立,团队宗旨是“编排好剧目,唱给老百姓。唱响南梁红歌,走遍陇原大地”。每次写新的曲目,于甲庆都极其严肃认真,文字要求特别严格,多次组织团队讨论、修改,词语反复考察,只到最后定稿。

  随着时间推移,于甲庆有心培养艺术团新的接班人,也想把本土民歌文化传承下去,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成了于甲庆心里“放不下”的心结。他希望,写老百姓的歌,唱给老百姓听,用好歌曲传递社会正能量。(甘肃省庆阳市北街街道办事处 高卓娅提供)

责任编辑:王晓雅
标签:于甲庆,民歌传承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