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党建1

深圳:打造新型社区生活共同体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8-09-10 08:27:54

  一早出门上班,等电梯时遇到经常打照面的邻居,却叫不出对方的姓名,很多时候只能点头示意。居住在现代城市社区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居民们经常遇到的尴尬场景。
  这种尴尬正在逐步破解。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积极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工作站等有序发挥作用的新型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新型社区生活共同体,引导社区居民积极有序参与社区自治。
  基层党建引领整合各项资源
  社区虽小,却“五脏俱全”, 必须有强有力的“主心骨”,社区党组织就是社区共建的“领头雁”。
  不久前,深圳出台首批5部党内法规,全部聚焦基层党建,其中的《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社区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全面厘清了街道、社区权责边界,明确了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
  早在2015年,深圳就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赋予社区党委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4项权力。近年来,深圳更是围绕突出社区党委的政治功能,深化政经分开、居站整合、赋权定责、人事提管4项改革,进一步做实工资福利、活动阵地、服务经费3项保障,不断推进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工作站及各种驻社区单位和组织有序发挥作用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社区党委核心作用的强化和突显,成为社区治理的“活水源头”。如今,深圳64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了社区里的各类机构、工作力量和阵地资源,还统一了名称标识、场所设置、信息系统,甚至是工作人员的着装,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共服务,不少党员群众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龙华区北站社区居民廖燕芬是个全职妈妈,现在会经常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在这里当义工,社区有什么活动需要义工,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参加,我还参加了中心举办的烘焙、手工、女性讲座等活动,都是免费的。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邻居,并成为了好朋友,不像以前那样觉得在深圳没有朋友了。”廖燕芬说起话来,快人快语。
  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上班族中午没时间管孩子,周边的“托管所”不靠谱;社区有一些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理发是个难题;天气好的时候,居民想晒晒被子,社区里没公共晾衣架……问题看似都很小,却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感。
  居民“点菜”、政府出资。深圳在全国首创“民生微实事”,出台《全面推广实施民生微实事指导意见》,每年为每个社区投入200万元,由社区党委用于为社区居民开展“民生微实事”,通过项目实施快速高效解决市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急事、难事。孩子有了托管的地方,老人享受到了义务理发服务、社区建起了公共晾晒场……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多亿元。
  “民生微实事”给社区居民自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同时,通过组建社区居民议事会,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通过推广楼栋长制,最大程度发动社会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使社区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为有社区服务意愿的特殊群体提供平台和机会。如今,深圳志愿服务社区化已“开花结果”,全市建成150多个社区U站、100家青春家园社区服务“专柜”、500多个志愿服务固定服务点,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10万人。除了“志愿共享”,“文化共享”也蓬勃发展,社区邻里节、公园文化节、美丽星期天等公益文化活动,加强了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联动,建立更加亲密的邻里关系。
  日前,一则消息传来,《关于引导和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进入最后一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尽快定稿实施。按照意见,深圳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引导和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覆盖面广、服务人口多、与辖区居民零距离”的优势,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杨丽萍)
  原标题:深圳:打造新型社区生活共同体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深圳,社区,共同体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