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贵州:社区乡村文化生于泥土 长于民间 绚于心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29 10:01:34

  贵州省基层文化、乡村社区文化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日渐繁荣。许多很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团队,活跃在社区和乡镇,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丰富了多彩贵州的内涵,描摹出一幅百姓富、文化旺、心灵美的现代画卷。

   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金翠湾小区和谐舞蹈团团员正在排练舞蹈《英雄》。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社区基层文艺队演员都是普通群众,他们创作的节目、使用的语言,非常接地气。他们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丰富着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民间文艺队伍无处不在。
  不少多年未跳的地戏队又重现身影,比如2003年曾到法国展演的蔡官地戏队;镇宁果寨村的地戏队已经停演20多年,2017年也组建了20多人的新地戏队,将尘封了20多年的72面“脸子”和多册戏本开封重现。
  通州镇的艺术团每年除参与政府竞标“幸福进万家”送文化下乡演出30多场次,还受邀到独山、罗甸、望谟、长顺等周边县进行演出。2017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全国老年文艺大赛,受到好评。

   不少年轻人回到安顺周官屯村,继承雕“脸子”的手艺,也继承地戏队的衣钵。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优秀的文艺作品成风化人,接地气的文艺队伍润物无声。
  贵州省基层文化、乡村社区文化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日渐繁荣。许多很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团队,活跃在社区和乡镇,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出民间大联欢的良好氛围,丰富了多彩贵州的内涵,描摹出一幅百姓富、文化旺、心灵美的现代画卷。
  社区文艺 快乐大家
  9月20日下午,多雨的初秋露出了难得的阳光,在碧海社区金翠湾小区居委会排练室里,和谐舞蹈队的十几位团员正在排练军旅题材原创舞蹈《英雄》。“过两天我们要为社区的庆中秋活动演出,正抓紧排练呢。”舞蹈队领队李芳红笑着说。
  62岁的李芳红在这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和谐舞蹈队里算是“元老”,据她介绍,这支舞蹈队和碧海社区几乎“同龄”,组建至今已十几年了。
  “舞蹈队有40多人,都是社区退休老年人,年纪最大的有72岁,老师也是公益教学。虽然如此,我们参加的一些演出都是高规格的,比如2018年贵州电视台春晚、观山湖区舞动新时代展演。”舞蹈队队员笑称自己是“纯草根”舞蹈团,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运动、快乐的大家庭。“通过舞蹈队,我们都成了朋友,在排练和演出之外,大家一起出门旅游、拍照,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李芳红无不自豪地说,登台演出只是手段,大家和谐、快乐才是目的。
  社区基层文艺队演员都是普通群众,他们创作的节目、使用的语言,非常接地气。他们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丰富着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民间文艺队伍无处不在。
  9月22日,在贵阳市观山湖世纪城社区明珠广场,1000多位老人身着红色苗族服装,用一台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会喜迎中秋,欢度国庆。彩扇编字、健身舞、独唱、快板、走秀……联欢会上的文艺演出队伍,全部来自社区“明珠歌舞团”各表演小分队。演员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唱的跳的都是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景愿,是内心的真切表达。
  位于观山湖世纪城社区中部的明珠塔,是世纪城这个超级小区的地标,“明珠歌舞团”就是以此命名,吸引了无数中老年人,成为世纪城社区乃至观山湖区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每天早晨,近千名身着红衣的团员在明珠塔下或唱或跳,7年来风雨无阻。
  “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健康、快乐、幸福。”明珠歌舞团党支部书记杨朝群是歌舞团发起人,最初的明珠歌舞团便是从杨朝群免费教社区老人跳舞发展而来。“观山湖区是一个新型城市,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空巢老人、不适应城市生活的老人众多,他们产生孤僻、孤独的心理。歌舞团就是为了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集体,摆脱孤独,拥抱新生活。”
  如今,明珠歌舞团已有5000名成员,据称是“全国规模最大”,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编排有100余套舞蹈、声乐、乐器演奏、小品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每位团员都能获得展示自我的平台。2016年,明珠歌舞团编排的节目《打非洲鼓》作为参与人数最多的非洲鼓活动,创下世界纪录,歌舞团也成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文化团队提供的不仅是表演的舞台,更是社区乐龄人群人生的新平台,还是群众文化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现。
  明珠歌舞团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一个“歌舞团”的范畴。除了在社区文化活动方面起到带动作用,歌舞团的每位成员还是社区的“爱心妈妈”,并参加志愿巡逻队,在社区各项事务中发挥余热。明珠歌舞团每天还为团员上“10分钟党课”,为社区老人提供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感觉被社会需要,团员更加乐于奉献。心灵快乐了,身心的疾病治愈了。”杨朝群觉得,歌舞团是一个平台,一头联结基层群众,一头连接着社会的关爱,“明珠歌舞团的老人们都说,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
  民间戏班 扎根乡土
  随着激烈的鼓点敲响,头戴“脸子”(面具),身穿长衫,腰系战裙,背插靠旗的身影鱼贯而出,一丈见方的戏台就变成古战场,一时刀光剑影,歌声高亢。
  一曲终了,摘下面具,取下黑巾,安顺市七眼桥镇两所村花园组地戏队露出农民的本色。自古以来,地戏有“借以演习武事,含寓兵于农之意”,时至今日,跳地戏仍是安顺屯堡地区人们的生活日常。
  “传统正月间,要跳地戏辞旧迎新;稻谷扬花的时候,要跳地戏来保佑五谷丰登,我们叫‘跳米花神’;起新房、开财门,有的人家也会请地戏戏班来祈福。你看,这是关羽。”在后台,花园组地戏队73岁的“老戏头”许道全,向记者介绍队里引以为傲的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戏“脸子”。
  “改革开放后,花园村是这片地区头一个重新跳地戏的。”让花园组地戏队骄傲的是,从那之后,这里的地戏就再没有中断过。2018年3月,旅游开发让花园组地戏队走上“半职业化”,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每天好几场演出,虽然不如连堂戏气势恢宏,但对于唱腔、动作、服饰的完善,都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省397堂地戏中,安顺地区占了300堂,比如九溪村就有7支地戏队。”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会长曹松告诉记者,地戏在安顺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传承,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已不拘泥传统,每逢活动、节假日,各村寨都会组织跳地戏。地戏是展示安顺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村寨则担负起地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进入有着“中国傩雕第一村”美誉的周官村,“叮咚叮咚”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在傩雕艺人周明家的院子里,几位年轻人正雕刻着地戏面具。
  “老帮寨的桃子,小黑土的竹子,水屯头的李子,周官屯的脸子。”这是刘官乡的顺口溜。在周官屯这个有40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专门从事地戏面具雕刻的师傅就有二三十人。周明便是新一代面具雕刻师中技术最好的一位。
  “周官地戏队也进入老年化,无年轻人传承,长此下去,周官地戏面临失传。”如今,不少年轻人不仅回到家乡传承雕刻手艺,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从老一辈手中接过跳地戏的“衣钵”。
  “晚上,雕刻‘脸子’的院子成为传承地戏的‘夜校’,由老艺人教年轻人学戏。”周明翻出一个笔记本,仔仔细细记录着:“10月30日,周明家,讨论周官地戏传承,出席人周承沛、周承顺、杨二发……”“周官屯人不能只会雕不会跳。”周明的话语透着对传统的骄傲。
  “小时候,锣鼓一响,不管在哪里都要赶去看地戏。”“80后”村民鲍灵玉就是重回地戏队的年轻人之一,“地戏是我们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掉。”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的逐渐振兴,在安顺各个村寨之间地戏交流活动多了起来。2018年7月,周官地戏队与肖家村就举办了一场汇演。当然,最盛大的一次活动要数2017年10月由安顺市地戏协会组织的地戏PK,102支地戏队聚集到苗岭屯堡广场,举办了为期3天的地戏展演。曹松说,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多年未跳的地戏队又重现身影,比如2003年曾到法国展演的蔡官地戏队;镇宁果寨村的地戏队已经停演20多年,2017年也组建了20多人的新地戏队,将尘封了20多年的72面“脸子”和多册戏本开封重现。
  生于乡野,传承民间。贵州的民间艺术从沉睡的土壤中被逐渐唤醒,重现生机。
  既可下田 也能上台
  黎明群61岁了,但跳舞的热情不减。年轻的时候,她参加过样板戏的演出。新世纪之初镇上成立艺术团,她便成了队里的骨干成员。她所在的通州镇荷花表演一队,走遍平塘县的许多乡村,县里搞“幸福进万家”文艺演出招标,她所在的表演队曾多次中标参加公益演出,还到过县里、州里展示过。
  通州镇是平塘县除县城外最大的一个镇,镇上的人口近万人,曾经是通州里和平舟县的治所,历史文化深厚,傩戏和阳戏兴盛一时。改革开放,文化站成立后,通州镇的公共文化和民间文化比翼双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肇始于民间互助会的文艺表演队,正是在镇文化站站长杨光平的影响下诞生的。最初的文艺表演队,是农村互助会开展活动的一项内容。互助会以“治安有人管、纠纷有人调、困难有人帮、事务有人办”为目标,提倡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忙时大家“换手抓背”,闲时大家在一起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通州镇的50支文艺演出队伍,有27支就是由互助会脱胎而来的。
  通州镇的民间文艺越来越活跃,县、镇文化部门积极作为,指导成立了老年学校、诗词楹联学会、老年协会、金色艺术团、荷花艺术团一队二队三队、夕阳红腰鼓队、金桥阳光文艺队、新立拉安唱灯队等民间文艺社团,邀请省、州、县的舞蹈、戏曲、乐器老师到通州进行技术指导。杨光平说,这些演出队伍的成员或做生意,或在外打工,他们拿起锄头能种田,走上舞台会演戏。“一些在外打工的文艺爱好者,他们可以过年不回家,但每年的‘三八节’,他们一定回来参加镇里组织的文艺活动。”
  通州镇每年组织的“三八节”文艺活动,成为众多草根文艺爱好者展示才艺的大舞台。每年一到“三八节”,文艺表演队的成员们如果在外打工,无论如何都要请假回家参加排练。踩街游行,在文化广场表演文艺节目,傩戏、阳戏、小品、民族民间舞、舞龙舞狮、板凳舞、织布舞、武术等轮番上阵,小小的通州镇“被煮成一锅热闹的甜粥”。8日、9日是活动期,演戏的、看戏的,人山人海。杨光平说,50支队伍,每个队伍至少30人,50个队就是1500多人。加上镇上和附近村寨的群众,可以说万人空巷,比过年还喜庆。“文化惠民、育民、乐民、励民在这样的形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州镇着力把“三八节”打造成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百花仙子节”,据统计,从2012年起,仅“百花仙子节”活动,全镇参与文化活动的团队从18支800人次、间接参与活动2200人次,到2017年的46支6000人次、间接参与活动1.2万人次,产生了广泛的效应。2018年,“百花仙子扮美通州古镇”百度搜索词条达1000余条,活动点击传播率达6000万人次,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体现。
  通州镇的艺术团每年除参与政府竞标“幸福进万家”送文化下乡演出30多场次,还受邀到独山、罗甸、望谟、长顺等周边县进行演出。2017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全国老年文艺大赛,受到好评。
  通州镇的乡村文化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黔南州以“平塘通州经验”为蓝本,制定《黔南州培育发展民间文艺团队推动民间文艺活动蓬勃发展工作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政策动力。(记者 庞博 陆青剑)
  原标题:贵州:社区乡村文化生于泥土 长于民间 绚于心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贵州,社区,文化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