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河南焦作: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阳实践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01-10 11:58:10

  近年来,焦作市山阳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矛盾化解的新途径,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了社会矛盾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全区社会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公众安全感指数稳步提升。
  一、创立党群议事会,筑牢自治之基
  按照组织推荐、群众推选、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办法,全区楼院广泛组建党群议事会。热心公益的群众代表、社区能人、农村乡贤纷纷走上前台,通过开展议事会成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群众评、党组织评、第三方评的“三亮三评活动”,赋予党群议事会在居民自治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全区共成立党群议事会276个,吸收党员583名,发展议事会成员1343名。党群议事会通过自己筹、上级补、街道助的形式,筹集资金350余万元,完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138个,有力提升了党群议事会的公信力和向心力,让居民自治有了“主心骨”。
  面对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生活琐事,这些法律管不住、行政管不了或管不好的“盲区”问题,党群议事会也发挥出治愈的功能。宏兴社区某居民与相邻的山水苑小区因下雨造成围墙坍塌、院内积水问题,打了八年的“嘴官司”,甚至法院多次受理也因难以判决或调解。党群议事会的老党员们在实地走访后,将矛盾双方请到一起,并召集左邻右舍和议事会成员集体评议、开导劝解,最终两家握手言和。
  这样的“群众问题群众解决”案例,为山阳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真管用、能持续、可复制”的方法和路径,依托党群议事会孕育了“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百姓说事点”及毋大姐调解室、老魏工作室、老兵巡逻队等一大批群众自治组织,构建了全区社会稳定的首道防线和基础力量。
  二、创新“调解+”模式,夯实法治之本
  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山阳区坚持“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依托各级调解平台、调解组织和专兼职调解队伍,广泛调动和整合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各方资源,积极探索“调解+法官”“调解+民警”“调解+律师”“调解+心理服务”“调解+公共服务”的“调解+”组合形式,全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体系,打造矛盾化解的“全科门诊”。
  由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模范法官李玉香在社区创建的家事调解工作室,开辟了诉前和诉外家事调解的新渠道,不仅发挥了家事审判的“治愈性职能”,更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的司法成本。由区司法局和公安机关共同建立的公调对接工作室,对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遇到的纠纷警情,按照民事、治安、轻微刑附民三类情形,由专职调解员和社区民警按照分工和流程,积极引导、分类调解,有效提高了调解效率,防止了“民转刑”案件事件的发生。在全区54个村(社区),每月都会有执业律师定期提供法律顾问服务,通过法律讲座、法治宣传、现场咨询、电话和微信解答等方式,及时回应群众法律诉求,指导调解组织依法化解纠纷,随时随地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各街道还依托心理服务中心,整合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和人才资源,找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运用专业心理服务和人文关怀化解家庭邻里纠纷、信访积案,打造了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心理梦工厂”。
  通过创新完善“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的多元化解机制,引导法律服务资源、心理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下沉,全区10名法官、20余名律师、50余名民警、200余名心理咨询师和10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工作室、联络站、服务点等形式,坚持做到“人往基层走、事在基层办”,指导群众自治组织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为基层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也推进形成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良序。
  三、创建家风主阵地,弘扬德治之魂
  在发挥法治规范作用的同时,山阳区还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引领和规范约束作用,坚持以家风建设作为“德治”切入点,以道德讲堂为主阵地,以“传承好家风、和谐树新风”为主题,每月举办一次“颂家风”活动,通过观短片、讲故事、唱首歌、诵经典、谈体会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倡导和培育优良家风,引导广大家庭树立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探索建立基层道德评价体系,发挥党员干部、居民组长、群众代表及其他德高望重群众的作用,在社区(村)组建道德评议队伍,召开道德评议会,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将社会力量发动起来,吸引“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及法律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热心公益的居民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壮大社会治理志愿者团队,先后建立巾帼宣传队、老兵义务巡逻队、老党员宣讲团等志愿团队,广泛开展美化家园、文明新风、文明交通、关爱老幼残弱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共组建社会治理志愿者团队46支,1600名“不拿工资”的志愿者成为群众最信得过的贴心人。
  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最美山阳人”主题评选活动,催生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随着颁奖典礼、巡讲巡演等系列活动进行传播宣传,使道德典范的影响力更深入、更持久,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讲文明的社会风气。
  四、创设一体化平台,激活善治之源
  为了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和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山阳区坚持便民为民惠民理念,统筹全区各级综治、司法、信访和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区、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心理服务中心和法律服务平台“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搭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部、参谋部和作战部,创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妥”的服务模式,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
  集成了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家事邻里调解中心、“艺新天眼”视频监控中心、“幸福工坊”心理疏导平台的成丰路社区综治中心,通过将个体性诉求转心理疏导,事务性诉求转行政服务,一般性纠纷转家事调解,复杂性纠纷引入家事审判或司法程序的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确保群众各类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成立一年多来有效解决群众各类诉求和家事纠纷500余起。定和街道搭建了综治中心诉求受理、矛盾纠纷专业化解、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法律事务一站指引的综合服务平台,对群众诉求实行“即时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理”,促进了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应对、早化解。百间房街道丰富和拓展“四位一体”建设内涵,积极推进以“微心愿、微团队、微讲堂、微调解、微服务”为内容的“社区五微”治理实践,架起了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中共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委)
  原标题:自治为基 法治为本 德治为魂 善治为源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阳实践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焦作,“枫桥经验”,山阳,实践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