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武汉: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成市民生活新时尚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03-30 09:46:22

  “大江大湖美如画,垃圾分类惠万家”、“垃圾分类我先行,武汉因我而文明”。武汉市作为被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于2017年12月,在全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全力推进,探索出一条物业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自管的模式。垃圾分类已成为武汉市民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知识课本》走进小学生课堂
  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建优美社区环境。18年以来,武汉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市87个街道、220个社区、811个居民小区等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在宣传发动阶段,各区城管部门各出奇招,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入户入脑,调动全体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美乔国际幼儿园小朋友接受垃圾分类教育


  正确的生活习惯,要从娃娃抓起。3月10日,黄陂区美乔国际幼儿园举行了一场“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活动。该区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和武众资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场对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
  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课件和教育动画片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述了垃圾如何分类、怎样做好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知识。现场还举行了“垃圾分类知识抢答”。在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气氛中进行,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经过培训后,老师给孩子们分配了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让他们亲手按类型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小朋友们拿起手上的垃圾,经过一番交流思考,最后都将垃圾投入了对应的垃圾桶。
  在武昌区中华路街办事处,区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接受了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当老师现场提问:“废电池属于哪一类垃圾?”“剩饭剩菜属于哪一类垃圾?”“灰色垃圾桶里装什么类的垃圾?”等问题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争相抢答。一名小朋友没有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急哭了。
  正确回答了问题的李雨泽小朋友告诉记者:“我虽然不认识宣传册上的字,但是认识图案、垃圾桶上的标识和颜色。在家里都是奶奶负责丢垃圾,我回去要将垃圾分类的方法教给爷爷奶奶。”
  “小手促大手、共同养良习”是武汉市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策略。把希望寄托于青少年身上,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增强他们自觉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以此带动父母。

垃圾分类知识读本进课堂


  为此,蔡甸城管在开学第一天时,就在当地小学举办主题为“垃圾分类,我知晓,我参与”开学第一课宣传教育活动。硚口区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制了武汉首部《垃圾分类知识课本》。专门针对孩子的阅读习惯进行编排,涵盖认识垃圾、垃圾分类的意义等章节,里面除了分类知识,还有互动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可读性强。是目前全国内容最全的垃圾分类中小学专业教材。
  负责讲授《垃圾分类知识课本》的班主任刘红介绍说,学校将在一至六年级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的校本课程,每周一次,让学生更深入细致的从生活中了解垃圾分类,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常识,让他们将自己作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和宣传者,把知识带入千家万户,做垃圾分类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小区居民体验垃圾分类全过程 分类意识不断提高

武汉试点小区中的垃圾分类桶


  宣传入脑入心后,垃圾分类在各小区的实际运行情况怎么样呢?
  在水果湖张家湾小区,记者看到,全新设立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中,分别摆放着四类垃圾的回收容器。“这袋是厨余垃圾,要单独放。这袋是废旧衣服,要放可回收垃圾桶。”家住该小区的李婆婆告诉记者,在小区垃圾分类宣讲员的帮助下,她已经慢慢熟悉了垃圾的基本分类。倒垃圾前按类把垃圾分好,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询问居民得知,每位居民都可以到小区物业领取专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卡,然后在垃圾袋领取机上刷卡拿到垃圾袋。而垃圾袋上印有二维码,可以轻松辨别出是谁扔的垃圾。
  现在,小区居民家里所有的垃圾都要按照四大种类,分类打包放置在垃圾袋里。如果大家把垃圾正确的分类投放,智能垃圾箱会给居民卡上打上一笔积分。用积分可以兑换更多实用的小商品,抽纸、洗衣液、食用油应有尽有。
  对于可以卖钱的可回收垃圾,比如报纸、易拉罐塑料瓶、纸箱子等,可以投入小区内的蓝色可回收垃圾箱,智能垃圾箱会自动称重,折算成相应价格的积分。但如果居民打开智能垃圾箱,多次不按正确分类投放,则社会信用评价可能会受到影响。
  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颇有成效。那么,在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入桶后,垃圾会运到哪里呢?又会如何处理这些分类的垃圾呢?垃圾是否会分类运送到分拣中心呢?
  据介绍,每天小区居民下楼投放垃圾入桶后,保洁会定时进行清洁,将干净的空桶拖到垃圾溢满的垃圾桶处进行替换。因为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较少,因此有害垃圾桶并没有每天进行替换,而是定期进行巡查,待桶满后联系专业的有害垃圾处理公司进小区回收处理。
  据了解,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运行,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遍有所提高,4类垃圾桶的垃圾投放也越来越准确。
  推进垃圾处理厂建设 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30%
  据了解,作为中部特大城市,全市人口近1100万人的武汉,生活垃圾日均产量已达12000余吨,到2020年,预计生活垃圾产生总量将达13400吨/天,并且还会逐年递增,生活垃圾处理形势严峻。
  2018年以来,武汉城管在各区、各部门共同帮助配合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稳步推进。2018年,是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之年,围绕“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达到30%,社区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到15%”的年度目标,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武汉事已有16151家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259个社区、340个行政村开展了分类试点,分类覆盖率分别为31.05%、19.63%和17.77%,超额完成全年试点目标任务。

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宣传


  垃圾前端进行分类后,后端的处理设施也需要跟上。根据《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规定,2017年,武汉已建成处理能力为800吨/天的湿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千子山、长山口、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东西湖、青山地区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湿垃圾总处理能力达3500吨/天。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就近处理,实现湿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对于干垃圾的处理,将重点推进千子山、长山口、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干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并对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全面提标升级和改(扩)建。至2020年,全市干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3700吨/天。
  武汉市还将加快有害垃圾处置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千子山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建立健全有害垃圾管理法规、标准和监管机制。(郭婷婷)
  原标题: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成武汉市民生活新时尚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武汉,垃圾分类,新时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