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党建1

上海:推进网格化党建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03 11:15:15

  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城市基层党建“上海会议”,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提升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街道(镇)党(工)委在社区治理中的龙头作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加强党建有效覆盖,提升党建引领城区治理水平,静安区在全区推进落实网格化党建,促进党组织在引领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和提升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和在职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服务群众的精准化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落实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
  注重顶层设计 探索网格党建三级架构
  针对目前居民区二级支部相对薄弱的现状,坚持重心下移,推进基层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的融合互动,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
  一是建立网格架构。探索构建“街镇总网格-居民区网格-微网格”三级党建网格,即街镇总网格履行“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职能;居民区网格与居民区党总支对应,覆盖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同时将区域内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纳入网格;微网格的设置与居民区党支部对应,同时鼓励基层街镇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分布较集中区域设立微网格。
  二是整合基层队伍。全面整合微网格内党员骨干、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业委会和驻区单位党员职工等力量进网格,将入驻企业、物业管理、政府服务企业、专业社会组织等力量纳入商务区网格内进行统筹。
  三是完善相关制度。完善“沟通联系机制”“问题解决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建立街镇党(工)委成员包干联系居民区网格制度,定期组织网格例会,注重用好约请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模式的精细化。
  推动“两网”融合 引领城区治理精准有效
  针对街道“1+2”领导体制下,行政组织党组与社区党委协同配合不够,部分社区党委存在空转的现象,坚持抓实“管理服务进网格”,全力实现基层党建网格与社区城市管理网格的深度融合,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城区管理服务升级。
  一是健全党(工)委领导下的“一组一委”协同配合机制。网格化党建工作由街镇党(工)委面上统筹引领,坚持党建网格发现、共议,行政网格响应、处置,党建、行政“双网”联动。通过强化融合互通,做强行政党组,做活社区党委,构建形成街镇党(工)委把关定向、行政党组协调解决、社区党委整合资源的工作格局,确保网格化党建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运转。
  二是健全网格化的问题协同处置机制。在微网格和居民区网格中发现的问题,借力多元主体通过自治共治协调解决。同时充分发挥街道网格中心的指挥平台枢纽作用,以及各街镇“智慧社区”等大数据平台的综合决策辅助功能,整合各行政专业部门力量,第一时间联动处置、回应诉求。
  三是健全一体化联动的协同创新机制。依托网格化党建,推动各街镇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在城区管理、公共安全、矛盾调处、物业管理等领域,动员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对接参与,发挥区域各类主体的主动性,使行政管理更贴近需求、高效有序,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路长制巡查、门责管理、“三保合一”、“美丽家园、美丽城区”项目长效管理等改革参与力量中,网格内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对接联动、各展所长,充分调动用活行政管理与区域各类主体的力量,提升行政管理的效能和精细化水平。
  助力自治共治 汇聚社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针对个别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双报到、双报告”落实还不到位,多元主体参与还不够,组织力和政治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情况,坚持抓实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推进,让网格化党建成为助推社区发展实实在在的引擎和保障。
  一是激活主体意识,党员主动参与。倡导“一名党员一亮点、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理念,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探索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带动党员关注社区、发现问题,落实各项事务党员先知道、先发现、先讨论、先行动。在全市“五违”整治、无违村居创建、楼道整治、楼组共建中,充分展现网格党员的表率和号召力,带头攻坚克难,做好群众工作。
  二是引领多元共治,区域深度融合。发挥居民区党建“1+5+X”平台作用,协调“两新”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等力量进网格,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网格内问题的发现、商议、处置,带领动员各方参与网格共建共治,把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影响力落在网格。
  三是促进社区自治,基层有序治理。积极发动带领周边群众参与社区自治共治,形成“群众有事愿意找党组织,党组织能够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如,居民区党员带头参与制定并践行居民公约、楼组公约、弄堂公约,党员带领群众开展弄堂常态巡视守护等,在网格引领自治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将自治队伍、自治项目、自治品牌融入网格,实现民主议事决策,不断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合力。
  “一切工作到支部”,成为网格党建引领者
  面对新时代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新要求,静安寺街道党工委结合区域实际,着眼资源整合、重心下移、从严治党、夯实基础、优化治理的现实需求,首创网格党建工作新模式,坚持“管理服务进网格,一切工作到支部”,向下编织党建网格,着力提升“三建融合”的新高度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水平。
  建全网格工作架构,广泛整合参与队伍。构建“1+11+37”三级全覆盖网格,“1”即街道党工委总网格,“11”即11个居民区网格,“37”即细化的37个微网格,将32个居民区微网格与5个纯商务区微网格融为一体,实现全覆盖。将居民区微网格与居民区的党支部一一对应,全面整合网格内党员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行政执法力量、街道网格中心力量、物业公司、沿街“四小”单位、驻区单位的党员职工、街道机关领导和部室结对联络干部等进网格。探索实践根据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要求,对纳入网格内的不同类型党员实行分类管理。
  明晰角色定位,推动措施落地。明确网格参与人员“政治引航员,邻里守望者,社区啄木鸟”三项角色定位,并配套三项角色定位的20项具体指标。抓好“落实党建责任制,认领网格微事项,实行党员积分制”三项主要措施的落地,主动将网格党建参与情况纳入“智慧社区”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党建工作及社区建设管理的需要,按照灵活易行的原则,鼓励各微网格创新设立“一网一策”和“网格微事项”。
  强化基本职责,完善长效机制。确立网格参与人员“发现,建言,监督,议事,动员,服务”六项基本职责,梳理明确326项与群众日常需求、社区管理相关的平安、服务、文明等行政工作事项,按照管理权限,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在实践中完善“网格例会制度,政治联学制度,公开公示制度,项目联动制度,培训提升制度”五项基本制度,培育党建“一居一特”“一楼一品”,以项目落实服务,扩大参与,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发挥“微网格”作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苏河湾地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北站街道因势利导,在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中,单独设立4个商务楼宇微网格。作为最早入驻苏河湾地区的静安大悦城,就是其中之一。在工作开展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微网格中企业“问需、问计”,从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着手,紧盯一批共性、难点问题,列出清单、制定节点、逐一解决。
  静安大悦城有150多家餐饮企业,加上周边区域,集中性餐饮群体预计超过500家。餐饮企业需要有健康认定的员工,而员工流动性强的现状又非常突出,因而健康证的办理成为困扰企业和员工的一大突出问题。在党建微网格的日常巡查中,网格长丁霞发现餐饮企业对于员工健康证的办理颇为烦恼,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办理地点、办理时间以及相关的办理政策。
  微网格跨前一步,依托党建网格内的社区资源,联系到可以办理健康证的北站医院,针对大悦城商户员工办理健康证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在大悦城党建服务站设立集体办理点,优化办理流程,企业只需准备好相关办理材料交至服务站,由网格工作人员收齐材料统一交至北站医院,餐饮企业员工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前往北站医院进行体检。这一服务举措受到大悦城商户的欢迎,在办理方案发布的第二天就有四家商户递交了材料,最终顺利办理了健康证。一站式办理流程让企业更便捷、让员工更省心、让顾客更安全。
  大悦城党建微网格自设立以来,不断完善微网格工作制度,始终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广泛的需求和资源调研,每月发布楼宇企业服务指南,举办了“转角遇爱”北站单身青年嘉年华活动、白领午餐计划发布会活动、楼宇新青年党建知识挑战赛等系列活动近10场,累计参与人数近千人,充分整合利用网格内的区域化单位资源,为社区企业和居民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党建引领网格先议,党员带头居民参与
  芷江西路街道复元坊小区的非机动车管理问题一直是小区治理难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车棚硬件设施老化缺失、楼道“从天而降”的电线存在安全隐患、小区秩序难以维护等。2018年,车棚改建项目被列入“美丽家园”升级版范围。复元坊居民区在此次车棚改造项目中充分发挥网格化党建机制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汇聚网格力量,实现民意收集“零距离”。由各个微网格开展走访,形成基础清单、问题清单和管理清单。党员践行“四个带头”,即带头签署承诺书、带头实现党员家庭非机动车进车棚、带头参加维护非机动车管理志愿者队伍、带头参加网格走访,实现走访居民全覆盖。
  搭建共治平台,实现职责分工“一体化”。充分利用“1+5+x”共治协商平台,明确业委会、物业、网格员职责,业委会组织业主制定车棚管理公约;物业公司在物业保洁管理和车棚收费管理方面履行好职责;网格员定时巡逻,及时纠正乱停车行为等。
  党建引领“三会”,实现问题解决“一揽子”。将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的“三会”纳入网格化例会。以听证会、协调会形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评议会对项目实施进行评估。在设计方案过程中,与居民楼间距、智能感应设备、平台化管理、车位划分、充电设施、收费标准、门禁系统及财产承保等问题经多次沟通协调,达成共识,最后经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同意后投入施工。
  建立网格流程,实现流程管理“闭合链”。施工期间,网格员们坚持每日实地了解车棚改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网格长,通过多方联动共治协商解决问题。
  目前,通过网格化党建引领改建一新的智能停车棚已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充电+门禁“一卡通”、智慧消防+视频监控以及三级管理平台控制。人性化的功能设计以及崭新的膜结构外观呈现,既提升了居民使用的安全及便利性,又提升居民区、物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发展。
  打造“街区网格”,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彭浦镇党委结合镇域实际,面对城区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地域范围广、社区类型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和难点,以网格化党建为抓手,持续发力、接续创新,努力提升党建引领下服务群众的精准化和城区管理的精细化。
  全镇开创性建立自上而下的“镇总网格——街区工作站中网格——居民区(园区)小网格——楼群微网格”四级网格化党建工作架构,在做实街区工作站中网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科学划分街区,打造网格化党建新模式。引入开放式的“街区制”社会治理理念,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党组织和党员规模、驻区单位数量以及城市管理网格布局等因素,将镇总网格划分为4个街区中网格,作为实施网格化党建的工作责任区。划分街区后,重点将党群、执法、管理的职责、队伍进行整合,下沉到街区,实现党群、管理、服务“三合一”运行模式。
  严谨设立机构,实现网格化党建责任常态、长效。在镇行政组织党组和镇社区党委的双重领导下,成立各街区中网格党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推进,街区内的各成员单位共同落实网格化党建工作。成立街区党群工作站,主要承担街区内党群工作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联动等“三项延伸”职能,配备两到三名专职党群工作者。街区中网格长、街区综合管理工作站站长、街区党群工作站站长由镇党委选派专人担任,实行“一肩挑”。
  严格落实职责,携手网格化党建单位共治共建共享。街区中网格的主要职责是,强化街区党建共同体,全面实施“携手·共同行动”,通过协商、联动、融合,实现街区共治,培育街区公共意识,及时协调解决街区治理问题和矛盾,促进区域治理水平和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党建共议平台,完善管理服务机制,与街区单位开展街区共同行动,打造公共和美空间。规划打造街区文化空间、交流空间、服务空间和生活空间,加快推进公共空间阵地建设,建立区域合作性供给机制,注重资源互补互惠性利用,形成集约化、区块化的街区空间,打造和美街区。
  原标题:推进网格化党建 提升引领社区治理水平和能级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上海,网格化,党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