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洛阳生态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洛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9-05-31 09:29:26

栾川县叫河村依村而建的农业观光园


  绿色生态是乡村的主打色。“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故乡记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越是环境美的村庄,往往越是人气旺、发展快、前景好的地方。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把握好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 环境整治重塑宜居家园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洛阳。夏日炎炎,广袤河洛乡村,正进行着一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仗——在孟津县小浪底镇明达村,污水管网的“毛细血管”正在加速延伸,即将告别“污水靠蒸发”的历史;在宜阳县香鹿山镇,厕所革命全面开花,“一个坑、两块砖”的旱厕将难觅踪影……
  前些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富起来,盖了新房,买了新车,但“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景象普遍存在。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愈加迫切。
  “乡村生态宜居,村内村外不见垃圾是起码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全域推进“垃圾清零”行动,并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与村民参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环境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一家一户的垃圾分类,进而推进资源化利用和末端减量,同时也通过多种工程措施,解决好垃圾“出口”的问题。
  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任务。在孟津县送庄镇,镇区和邻近村庄建设管网,通入全镇污水主管网;居住集中的村,建设污水处理站,统一收集污水;点状自然村,建设大型三格化粪池,先收集后处理;居住分散的农户,分户自建双翁漏斗小型三格,采取户存留、村处理的形式予以解决。这种分类施策的建设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
  “改善农村环境既是一场歼灭战,也是持久战;既要全力而为,更要因地制宜。”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整治行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让农村换新貌、展新颜。

孩子在洛龙区南山游园快乐地玩耍


  2 青山绿水扮靓多彩田园
  峰峦叠翠、竹林葱葱。时下,栾川县狮子庙镇王府沟村格外清爽,大片竹林和茂密植被产生的极高的负氧离子含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竹子是咱村的特色。每到周末,床位爆满。”“王府竹海8号土屋”的老板娘解留屏高兴地说。今年春季,村里大张旗鼓搞绿化,边角地、荒山沟见缝插竹,打响了“王府竹海”的品牌。
  包括王府沟村在内,今年,我市已高标准完成300个村庄绿化。在推进中,各地还突出特色,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牡丹、苹果、花椒、猕猴桃等花卉和林果产业蓬勃发展。
  这些地方的生动实践证明:生态环境好了,发展特色产业就有了坚实基础,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山村就会成为摇钱树、聚宝盆。与此同时,我市全域推进国土绿化,农村主要廊道、荒山荒坡、河流源头、湖库周边绿化同步跟进,扮靓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多彩乡村。
  绿色在铺展,碧水也在延伸。我市以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有序推进农村水生态治理,大力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加快实现乡村主要河湖渠塘水质改善、河长上岗,让蜿蜒在乡村的河流成为描摹秀美田园风光的“灵动之笔”。

游客在栾川县黄石砭村油葵基地拍照留念(本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3 绿色兴农守护舌尖安全
  崤山南麓,洛宁县上戈镇是苹果的传统优势产区。如今,现代果业示范园告别了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通过水肥一体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果树营养的“按需分配”。
  在宜阳县韩城镇,红薯种植大户张作帅也尝到了绿色生产的甜头,“以前种地随大流,化肥农药别人用啥咱用啥。现在不同了,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科学使用,既省钱,还高产”。
  农业生产方式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过去,传统农业走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畜禽粪污、化肥农药超标、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处置随意,极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如今,绿色兴农,正掀起一场种养方式的技术革命。
  “绿色兴农,不仅是构成质量兴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大力实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专项,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土壤修复力度,守护耕地质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白云飞)
  原标题:洛阳生态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洛阳,生态振兴,美丽乡村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