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河北曲周:千年“盐碱窝”变成绿色“聚宝盆”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05-31 09:37:05

曲周实验站园区内石碑上记载了农大师生改土治碱的事迹。 经济日报记者 于 浩摄 

原农业部1979年批准成立的曲周实验站。 (资料图片)


  自1973年开始,一代代中国农大师生和河北曲周县干部群众一起,用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不仅战胜了困扰曲周发展的“盐碱恶魔”,还帮助当地科学种粮,发展现代化农业,让曾经的“盐碱窝”变成绿色“聚宝盆”。如今,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他们不忘初心,又开始了服务当地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发展的新攻坚
  出邯郸高铁站,约一个小时车程,就进入了河北曲周县地界。一路上,良田沃土,绿意盎然,高标准的葡萄园、苹果园、温室大棚、农业园区随处可见。如今的曲周,像一座巨大的绿色“聚宝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0多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曾打响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碱战役”。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肩并肩、心连心,用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战胜了困扰曲周千年的“盐碱恶魔”,让当地百姓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科学治理结硕果
  当年的曲周,老百姓过得很穷困:吃的是红高粱加野菜,喝的是苦咸水,住的是漏雨的茅草屋。
  没有粮食,也没有经济来源,怎么活下去?人们只好把盐碱挖出来熬制成盐巴,然后用卖盐的钱去换一点口粮。
  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对记者说,新中国成立近30年,曲周县的粮食单产仅增加了0.5公斤,全县群众基本靠吃国家的返销粮为生。
  如果有人问,曲周当年的情况,只是个例吧?
  那就错了!在黄淮海大平原上,像曲周这样盐碱灾害严重、低产缺粮的土地,共有5000多万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国家每年都要向这里调入救济粮30亿公斤。
  “一定要治理好北方盐碱地!”1973年,抱病主持北方抗旱会议的周恩来总理作出了指示。
  同年10月,由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教师石元春、辛德惠、林培、黄仁安、雷浣群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了曲周最苦最穷的“老碱窝”张庄大队。
  他们住着漏雨漏雪漏土的“三漏房”,吃着粗高粱粗盐粒干辣椒混合成的“三合面”,誓言不治好盐碱就不回家。
  然而,对于科研工作者们的执着,当地农民似乎并不买账:
  “什么?大老远跑到这里来治碱?这里千百年来就是老碱窝,要是能治,还用等到现在?”
  “你们已经是来这里的第六波专家了。之前的每次都是信心满满地来,垂头丧气地走。我劝你们也赶紧回去吧,别耽误时间了。”
  年轻气盛的农大老师们怎么会轻易向困难低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调查和研究,石元春他们终于摸清了曲周县地下的水盐运动规律:这里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春旱夏涝,雨涝使得地下水位上升,盐随水返回地面;春旱又让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盐分留在地表。如此恶性循环,使得盐碱地千百年难以根除。
  摸清“病根”之后,农大老师们意识到,春旱、夏涝、土碱、水咸是自然界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他们提出,在田间定点定位,打出一批四十米深的浅井,一个淡水的深机井和四至六眼咸水的浅机井组成一个井组,将井组与田间的深浅沟系统结合起来,主动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达到抗旱、排涝、脱盐和改造利用盐水的目的。
  这一构想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随后,农大教师们再接再厉,又提出了“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措施,从而根本改变了张庄地区的穷困面貌,世代苦水碱地缺米粮的穷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粮棉丰收的富村庄。
  据老村干部回忆:张庄大队的粮食总产量,1974年以前最高只有31万斤,到1978年已经达到了119万多斤。过去每年吃国家返销粮4万至10万斤,1978年,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向国家交粮50万斤……
  “如果没有农大师生,曲周可能还是个‘盐碱浮卤,几成废壤’的盐碱滩。”与农大并肩作战25年的曲周政协原主席胡耀东说。
  综合开发惠百姓
  1988年教师节,曲周县农民做出一个决定,他们自行集资6000元,为农大送去一块汉白玉石碑。石碑正面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8个大字,背面记载了农大师生在曲周县艰苦创业、改土治碱的事迹。
  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土壤学家萨博尔樊教授在看完曲周的治碱情况后,曾激动地称:“中国盐渍土的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
  据统计,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7成,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在此基础上,农大师生积极推动旱涝碱咸治理成果走出曲周,造福黄淮海,为我国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3年,盐碱地治理研究成果“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战胜了“盐碱恶魔”,农大师生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曲周不断探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致富之路。
  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农大师生团队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曲周实验站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重要科学研究任务,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土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以“三产”综合发展、技术产品系化开发为核心,以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支撑,在土肥、育种、食品、蔬菜、果树、农机、水利等领域不断探索,逐步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高效、优质、持久和稳定农业生态系统,推动曲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等。
  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以曲周实验站为核心,建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集科农工贸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组建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帮助曲周县编制了《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举绿色旗、走现代农业路”,把曲周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到2002年底,曲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87亿元,财政收入8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8元,分别较1973年增长103倍、46倍、117倍。
  科技小院助振兴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农业,粮食连年增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告别“盐碱窝”的曲周人又遇到了新问题:无论上多少肥,粮食产量都上不去了。
  这可急坏了曲周县王庄村的老支书王怀义。于是,他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去找他的“老兄弟”石元春“讨说法”:为什么王庄村的亩产量只有八九百斤,而仅一墙之隔的农大试验田的亩产却高达1600斤?
  如何让试验田的产量变成老百姓自家农田里的产量?这成为了摆在农大师生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由农大教授李晓林、张宏彦、王冲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再次来到曲周。他们没有住在实验站里,而是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到农民中去,在白寨乡一处荒废多年的院子里安了家,并给这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科技小院。
  李晓林一住就是一年。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他明白,农民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书本上课堂上讲授的东西复杂得多。李晓林暗下决心,要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说,科技小院体系的最大特色是科研人员深入一线,与“三农”紧密接触。科技小院的灵魂是坚持一个“实”字,即科研人员、科研院所真心实意地为“三农”服务;科技小院体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四个“零”,即“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和零时差”。通过坚持四个“零”,打破农业科技传播和农业技术转化的障碍,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2年3月份,当农大学生张晓琳第一次来到曲周科技小院驻村时,心中充满了困惑。但当她看到已经驻扎在科技小院半年的同学们丝毫没有抱怨时,又产生了好奇,科技小院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让大家保持如此的动力呢?
  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张晓琳在科技小院完成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做饭、第一次给农民上课、第一次教农民跳舞识字……科技小院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她很快忘却了条件的艰苦。
  “科技小院就像是一个大舞台,让大家可以‘大展拳脚’,尽情地施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张晓琳说。
  在科技小院的工作实践中,张晓琳发现,其实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远比她想象的更为迫切。曲周县肥料市场配方多样、价格偏高,农户科技素质普遍不高,在施肥过程中重施氮肥、磷肥,轻施钾肥的问题严重。
  在学科老师的支持下,张晓琳在曲周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动工作,通过在曲周全县主要乡镇、村布点,开展农民培训和试验示范,借助科技农民的带动作用,实现技术的推广,真正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实到作物、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了曲周农民的一致欢迎,仅2012年小麦季,就培训农民 1098人,推广测土配方肥320吨,覆盖耕地6000余亩。
  据江荣风介绍,科技小院为曲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2009年到2015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如今,科技小院正走出曲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00多个不同专业的科技小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成长为“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科研人才。科技小院的模式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写入了“全球未来粮食环境发展战略报告”。
  回顾曲周与农大合作的46年历史,时光荏苒,当年,他们一起携手打响了黄淮海平原科技公关会战的前沿战役,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他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三农”实际出发,再一次打响了新的科技攻关战。
  46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曲周和农大人接过前辈传下的接力棒,将友谊和合作传承下去。正如江荣风所说:“46年的精诚合作,让农大和曲周凝结了深厚的友情,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记者 常理 于浩)
  原标题:中国农大师生不忘初心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纪实:千年“盐碱窝”变成绿色“聚宝盆”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中国农大,河北,曲周,乡村振兴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