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党建

“1433”推进高效治理 “小巷管家”守护美好家园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9-07-24 09:55:27

  “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成为党建引领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金钥匙”。自街道体制改革以来,银川利民社区党委通过街巷长制“1433”工作模式和对“小巷管家”的探索,有效回应了如何动员党员群众,化零为整,将治理的“独角戏”变为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唱大戏”的新格局,让小管家发挥大作用。

  成立“1”个机构。成立以城管执法局局长、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总街长,社区书记、主任为街长,“两委”成员为巷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此外,在社区成立民生服务、文体活动、环境物业、群团、平安调解5个工作委员会,落实街巷治理和环境建设工作。

  整合“4”种力量。一是机关干部力量,街道领导担任主要街道的“街长”;二是社区工作者力量,社区书记、主任担任辖区背街小巷的“巷长”。三是执法人员力量,派出所、城管执法局等单位人员下沉到各街、巷,参与街巷整治工作。四是“小巷管家”力量。面向党员、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公开招募“小巷管家”,参与街巷治理和环境建设。

  明确“3”项职责。周巡,由“巷长”开展每周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先由街长进行协调解决,对于巡查和处置情况及时记录到《“街巷长”工作日志》中。月查,由“街长”每月至少亲自到现场检查1次,并做好记录。反馈,建立并完善《“街巷长”工作日志》,经常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并跟踪上报问题的办理进度和结果。

  深化“3”个机制。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的“三方”联动机制。二是突出社会共治,建立街巷居民公约,培育志愿服务团队,实施物业分类管理,以民主协商解决突出问题,实现居民参与共治。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形成工作例会制度、履职巡查制度、监督反馈制度、参与协商制度、评价激励制度等五种工作机制。

  “小巷管家”作为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中转站”,一方面创新了居民自治的形式,对现有的治理力量进行了补充。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通过“小巷管家”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实现了信息互通、相互促进和监督反馈的良性循环。(银川利民社区党委副书记 章李娜)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1433”,小巷管家,银川,利民社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