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永川:乡村旅游人气旺 产业发展势头劲 看小乡村的美丽蝶变

来源:华龙网 发布时间:2019-09-20 10:28:31

  从寂寂无名的小乡村到乡村旅游胜地,从集体经济的空壳村到村民的腰包日渐鼓起来,从基础设施落后的小山村到市级文明村……说起重庆永川何埂镇石笋山村的变化,该村党委书记邓昌碧滔滔不绝。

  今年恰是邓昌碧在石笋山村工作的第30个年头,邓昌碧见证了石笋山村的每一处发展变化,在她看来,石笋山村的美丽蝶变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石笋山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通讯员 陈科儒 摄

  乡村旅游人气旺

  石笋山村位于何埂镇最南端,北与临江镇接壤,东与江津区交界,距永川城区30公里、距何埂镇11公里,村内交通便捷,成渝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的国家3A级中国西部情山石笋山风景区,集“雄、奇、险、秀、幽、神“于一体,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为石笋山村吸引了大批区内外的游客,使石笋山成为了城市周边休闲旅游及自驾游的绝佳去处。

  借着景区发展的东风,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寻找致富的路子,农家乐遍地而起。

  荷塘源农家乐业主唐霞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唐霞和丈夫回到老家,开起了农家乐。荷塘源的规模并不算大,据她介绍,旅游旺季时,每天也能接待100来人,从重庆主城、周边区县来的游客较多,除了自驾游,成渝铁路内江到重庆段仅剩一组对开的慢车(5611/5612)也为石笋山带来了一定数量的游客。随着景区名声的扩大,人流量的增加,荷塘源已经扩建了3次,以前,客房内只有一张床,现在,电视、空调、无线网络等一应俱全。一些相熟的老顾客,一年不止来一次,每次来除了住上一两天,临走时还会买一些“土货”。

  据邓昌碧介绍,目前石笋山有准3星级宾馆两个,注册农家乐13家,年接待游客30万人,连续举办6届石笋山“七夕”文化节暨猕猴桃采果节,已形成了品牌效应。

  当前,石笋山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届时,石笋山的旅游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产业发展势头劲

  以前,石笋山村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没有集体产业,集体经济为零,现在,该村有了集体经济,村民的腰包也日渐鼓起来。

  在石笋山村康蜜果园里,蜜柚已将开始挂果,散发出阵阵瓜果的清香。邓昌碧介绍,这个果园是以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创办的,流转了小湾子、拦河坝、严家湾村民小组土地1000亩,发展以红心蜜柚、沃柑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产业。2017年已试挂果,产红心蜜柚约2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60余万元,在盛果期,预计产量将达到1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600余万元,截至今年3月,合作社的柚子销售额已超过50万元。沃柑销售额也十分可观。

  合作社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不少村民入股合作社。

  村民李光亮以前在城里打工。后来他返乡加入了合作社。现在,李光亮已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果园种植技术员。

  “平时照顾小孩 ,空闲了就过来务工,工资还不低呢!"一提到合作社,今年已经63岁的张明超就直乐。当初,听说村里有了合作社,他立即辞职返乡到果园当了工人。这样,他就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孙子,算下来比在外面还挣得多。

  除此之外,石笋山村还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等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益。

  邓昌碧说,得益于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到村里投资的老板也络绎不绝。如今,石笋山村已经发展了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石笋山旅游公司等十几家企业,为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机会。

  人居环境大改善

  走在柏林街上,道路宽敞干净,临街的住户门前也看不到半点杂物,眼前的场景和以前的柏林场镇比起来,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晓琴既是村里的村干部,也是土生土处长的柏林人。

  据她介绍,近年来,该村积极争取美丽乡村项目,对辖区内泥结石路进行了改扩建,在各村民小组铺设了人行便道;实施实施C、D级危房改造34户;新建双河口饮水工程,解决双河口社及老鹰岩社400余人吃水困难问题,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让农户吃上了干净放心水;先后在柏林场镇和双河口社区安装了路灯,解决了场镇1000余人和双河口社300余人及游客的夜间出行安全;新修了3个公厕,提升了场镇形象。

  在开展的水环境治理和“两违”整治中,该村拆除3处规模养殖场,解除山坪塘合同24口,实施污水二级管网改造工程2公里,实现了污水统一排放、处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对场镇卫生和河道进行整治清理,评比出清洁示范院落进2个,清洁文明示范户15户,使柏林场的环境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体形成了绿水环绕,青山掩映的美丽村落。

  原标题:永川:乡村旅游人气旺 产业发展势头劲 看小乡村的美丽蝶变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