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安徽滁州:“五个聚焦”扛起为民服务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23-07-04 09:22:4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党对民政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深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创新,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滁州贡献民政力量。

  聚焦提质增效,织密网、建机制

  兜底保障更加暖心


  抓衔接,兜住底。连续8年提标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落实“单人保”、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等政策措施,适当扩大救助范围。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民政、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协调联动,综合采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方式,建立低收入人群数据库,及时开展联合救助。

  抓改革,兜准底。建成全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开发移动端应用,取消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实现无纸化审核审批。取消临时救助户籍、居住地限制,建立备用金制度,将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低保、临时救助办理时限分别缩短至20个和3个工作日以内。

  抓拓展,兜好底。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拓展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构建“8+1+N”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推动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鼓励慈善组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

  聚焦均衡全效,补短板、扩供给

  养老服务更加暖心


  政策扶持多维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营公办养老机构,从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床位、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护理站、配备医务人员或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育“2551”工程,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学费补偿、培训补助、入职奖补等政策。

  设施建设多级化。开展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动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151家养老机构全部通过消防验收(备案),全部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连续4年将居家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建成8个县级、116个街道(乡镇)级、226个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均达100%,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内容形式多元化。支持养老机构将专业化的照护、餐饮等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探索智慧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喘息服务”“物业+养老”等服务模式。修订发布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稳步推进高龄津贴提标扩面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特困供养人员购买住院医疗护理保险。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养老服务公益创投,加快发展以志愿服务、邻里互助为主要形式的互助式养老服务。

  聚焦精准实效,严监护、佑成长

  关爱保护更加贴心


  责任落实不缺位。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选优配齐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严格强制报告、救助保护等制度机制落实,定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入户走访,了解监护人家庭情况和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督促履行监护责任。

  机构队伍不懈怠。拓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打造“养治教康安+社会工作”一体化区域儿童福利机构,按“四有”标准建设乡镇(街道)未保站。开展儿童福利领域专项治理,严格依法规范办理收养登记,组织儿童保护队伍培训、考核,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服务能力。

  权益保障不止步。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常态化开展助学工程。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关爱帮扶,持续开展“明天计划”“心动亭城”等救助活动,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通24小时儿童救助保护热线,积极做好照料咨询、个案跟踪、心理慰藉等工作。

  聚焦规范高效,强多元、重创新

  基层治理更加顺心


  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出台文件厘清基层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规范机构挂牌,持续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在全省先行开展农村社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城市社区实现智慧社区建设全覆盖。加强和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扎实推进协商议事,因时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坚持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登记、管理、年检、评估“四个同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运行,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及分支机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税收优惠等政策。

  慈社工作稳步推进。完善慈善激励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慈善基金设立,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用,规范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持续推进“慈社联动”“五社联动”试点示范,实现全市11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

  聚焦惠民长效,办实事、解难题

  社会服务更加安心


  区划地名稳妥开展。稳妥审慎开展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和街道改革试点工作,增强区划管理服务效能。健全地名标志设置管理机制,完善地名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大优秀地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界限界桩管理和矛盾调处,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城市发展平安边界示范线。

  殡葬服务优质供给。出台奖补政策,优化基本殡葬服务,推进移风易俗,建成城市公益性殡葬设施10座、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226座,实现公益性公墓市、县、乡(镇)三级全覆盖。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保障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优质充足供给。

  残疾照护便捷服务。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和监护人责任险制度,推进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推行集中照料护理。健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机制,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试点,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日间式照料服务。

  专项救助有力保障。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救助管理机构、民政民生工程社会监督员制度,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活动。强化“互联网+寻亲”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寻亲服务工作,落实生活无着人员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守护万家团圆。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