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甘肃嘉峪关:邻里荟遇见红石榴 绘出美好生活共同体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23-11-17 08:55:15
  为增进居民之间了解,融洽邻里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林社区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以“邻里荟”系列活动为载体,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推进“红石榴+说”行动促团结

  建林社区在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的同时,强化“邻里荟”活动影响力。邀请公安、禁毒、司法等相关单位,向广大居民宣传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现场解答相关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小知识等学习资料,同学习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共建单位小郭,为居民讲述关城的故事,长城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推进“红石榴+心”行动强交融

  我行我秀——“义”演。建林社区孵化的居民文艺队伍带来了欢声笑语,居民们相互打招呼,由最熟悉的陌生人变成了亲如一家的左邻右里,同时,在表演中穿插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也消除陌生,成为好朋友。活动的开展即体现了棚改小区居民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建林记忆——“义”展。泛黄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迹;老装饰物件、老酒壶是风靡一时的生活用品;毛主席纪念章、老结婚证则反映了人民社会生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林小区居民陈老师连连感叹:“这些粮票在我们那个年代都是真正的钱,一家几口人就靠这些个粮票才能吃上饭!还有这老装饰物件,我们那个年代结婚都要想办法买到!”何大爷和陈老师打招呼说:“我也来看看咱们棚改前的老照片,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想想现在也是幸福啊!”

  邻里集市——“义”淘。家庭闲置品交换、手工艺品展示活动,为进一步“构建大邻里”互助格局,增进居民间的交流交流和了解搭建了平台。王婶高兴的说“家里的闲置物品太多了,玩具、图书堆满了家里,有些现在用不上,扔掉又可惜,这下好了,可以拿来换些需要的物品了,孩子听到后天天喊着要去摆摊。”

  心满意足——义“愿”。 同心亭架起了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的“新桥梁”。“百姓点单 社区服务”,开展认领微心愿、争当圆梦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户帮户、亲帮亲,我的心愿、讲给你听。关注居民动态,把握居民期待,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生活甜上加甜。“我有一个小心愿,六一儿童节能得到一个新书包和一套全新的文具。”在心语心愿墙上,小朋友的小小心愿让人观之动容、思之动情。

  文明义市——义“工”。通过开展义诊、义修、义剪等志愿服务,组织辖区互联共转单位党员、社工、长城医院医生在践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将温暖带给每一位建林需要帮助的人。志愿者王师傅说:“我当志愿者已经好些年了,身边好多朋友也都当了志愿者,工作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尊重和快乐。”

  童趣乐园——义“乐”。现场开展风筝涂鸦、漂流瓶制作、织布贴画、综合绘画等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创作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你是不是会时常想起小时候的游戏?来到童趣乐区,孩子们尽情地游戏、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促进了儿童之间交流协作能力的提升。社工小付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辖区儿童从小树立自信心,乐观向上,激励孩子们向善向美。”

  推进“红石榴+星”行动树典型

  活动中选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对涌现最美社区网格员马琦(回族)、最美志愿者王启英(回族)、最美快递员宋玉凤(汉族)、最美退役军人于耀凯(回族)进行表彰、慰问,同时在社区、同心广场宣传他们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学习身边人、做好身边事,大力弘扬正能力,倡导新风尚。

  建林社区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以服务各族居民为目的,以“嵌入居民周边、融入日常生活”为思路,积极推动在社区、小区广场、居民楼宇、等公共场所打造以民族团结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要元素的民族团结公益宣传阵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活动,使“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老幼相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使楼上楼下的邻居熟悉起来,门对门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寂寞的楼栋热闹起来,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增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形成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嵌入式社区环境与邻里氛围。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层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