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文艺要常青 需顶天立地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10-16 13:14:17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10月15日,《新华社》)

  文艺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达,文艺的繁荣兴盛,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践证明,文艺若想繁荣兴盛,就必须做到上顶天下立地。

  文艺要上顶天。文艺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感国运之变化、立市场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国家、民族和人民鼓与呼。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发展同频共振。就当前来说,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为主导,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创作一批又一批精美的现代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凝心铸魂,用先进文化引领人、培育人、塑造人。打造优秀文化,进行文艺创作,创作者必须破除“功利心”,眼光放长远。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票房率都无法出精品,也难以出精品。因而文艺创作者必须经得住名利的诱惑,耐得住寂寞清贫。胸怀大局,志存高远。才能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创佳作,出精品。

  文艺要下立地。艺术之树,只有植根生活沃土才能繁茂常青。因而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植根人民群众之中,以生活为素材,拜人民为老师,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创作出鲜活而又感人精品佳作。自命不凡,高高在上,或吃老本,闭门造车,脱离人民和实际,永远出不了精品,更成不了深受人民拥戴的艺术家。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奋发努力,创作生产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也不可否认,在文艺创作和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以评奖为目的,为“精品”而“精品”的不良倾向。某些屡获大奖的作品,虽圈内评价甚高,广大群众却不买账,甚至无人问津的怪现象频频出现。这就是文艺跑偏所造成的尴尬。

  也许有人会说,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都给文艺创作和演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而,创作和演出越来越难,想出精品则更难。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全面。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民仍然需要文艺、尤其是精品文艺。关键是你的目标是为谁创作和表演。如果你一味追求得奖和经济效益,那么不论你是大家、巨匠,还是文艺新手,你就创作不出深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人民理所当然不买你的帐。你如果能摆正位置,真心实意为民人创作和演出,你就会出好作品、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身为文艺工作者,当知道,文艺的生命力在基层、在生活之中;文艺精品的评委是人民大众。(陆敬平)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文艺,政策,文明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