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新疆: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地方实践

来源:中国社区报 发布时间:2023-05-26 09:20:25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时代出题,社区答题。近年来,在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持续努力,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总结梳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经验,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赴新疆联合调研组一行四人来到新疆,先后对和田市伊里其乡和丰社区、喀什地区伽师县迎宾路社区和阿图什市阿扎克镇提坚村等地,就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发现,多民族聚居是新疆许多社区的鲜明特色,多民族居民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和谐相处。在新疆,无论是在农村小院,还是在城镇社区,都活跃着勇于担当的党员团员,每个社区都有服务居民、为民排忧解难的社区工作者;每个村落总有一支默默耕耘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他们扎根基层、执着奋进,用汗水和心血开创了新疆社区治理的新篇章,也开启了新疆各族儿女对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的新征程。

  和田市伊里其乡和丰社区:

  九项服务让流动人口生活更便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伊里其乡和丰社区位于乌鲁木齐北路延伸段与京和物流园区众一市场之间,是一个聚居民族众多、商业住户较多、流动人口多的社区。管理难题如何破解?服务能力是否跟得上?这是考验该社区治理能力的关键。

  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改善服务,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为确保社区大规模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丰社区以问题为导向,依托“一站两中心”,把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落实落细。社区按照网格划分,在每个网格配备1名“访惠聚”队员担任网格长,1名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2名居民+2名农牧民党员兼任网格员,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邻里”纵向到户的管理体系。同时,社区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就业等岗位职能融入到每个网格中,整合区域内各部门资源为居民提供9项便民服务,构建起一条“来时有人询、住时有人引、政策有人讲、就业有人帮、冷暖有人问、困难有人解、纠纷有人调”的服务新路径。

  政策宣传服务。通过与相关市直单位对接,及时收集户口迁移、大病医疗、子女就学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将政策制作成宣传册,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学习、入户走访等契机向群众积极宣传,并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摆放,供有需求的居民查阅,不断引导流动人口主动了解流入地相关政策。

  就业创业服务。为进一步拓宽流动人口就业渠道,使流动人口更广泛地了解当地招聘信息,接触更多的就业岗位,及时找到心仪的工作,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田市伊里其乡融媒体分中心”公众号和“和丰石榴籽”微信群等平台,及时为流动人口提供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截至目前,社区共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3个,帮助解决就业32人。

  看病就医服务。为解决流动人口“寻医就诊无头绪”“特困人员就医难”的问题,社区通过“和丰石榴籽”公益服务群,积极组织辖区爱心人士为特困人员筹集资金;针对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与自治区内外片区工作组联动,及时将各大医院基本信息及擅长领域进行公布,帮助群众更好就医。

  子女教育服务。子女就学问题是流动人口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能让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社区通过“和丰石榴籽”公益服务群为外出务工人员协调子女入学问题;通过市教育局,向流入人员公布本地教育资源,并积极协调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事宜,确保他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住房保障服务。为帮助流动人口更加快捷地找到合适房源,社区定期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和丰石榴籽”公益服务群等平台公布招租房源基本信息。截至目前,共帮助58户流动人口解决住房问题。

  法律咨询服务。社区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室”,由包联法官、法律顾问每周六为有需要的流动人口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服务75人次。

  权益维护服务。依托社区搭建的“布大姐知音亭”设立“百姓说事议事点”,采取“一听一讲一收集”工作模式,深入了解收集流动人口的困难诉求、矛盾纠纷,利用“三调联动”机制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诉求。截至目前,共解决流动人口困难诉求9条,调解矛盾纠纷5条。

  语言翻译服务。为解决辖区外出务工群众因语言沟通导致在当地就业难的问题,社区指定专人担任翻译,为有需求的外出人员提供语言服务。如社区一位大货车司机,今年2月前往山东送货,返回时因语言不通,未能找到合适的货源,如果空车返回,将影响其家庭收入。社区工作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当地企业取得联系,帮助货车司机于2月底拉着满车货物顺利返回。

  人文关怀服务。为切实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丰社区党支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多方面做好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一是筹建“社区大食堂”,为因子女外出务工而无人照料的13位老人提供爱心餐食。二是开办“六点半课堂”,平均每天有20~30名流动人口子女放学后到社区课堂学习,确保流动人口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三是组织志愿服务,社区党支部按照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定期到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卫生大扫除,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费上门理发。四是开展“书记谈心日”活动,为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和幸福感,每月开展1次“书记谈心日”,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与流动人口面对面交流、沟通、谈心,了解其生活、就业状况,以此建立其对社区的信任。

  启示:

  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和”有新“丰”,和丰社区的治理效能无疑给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带来启示。和丰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工作,着力为社区少数民族同胞搭建服务平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关心、服务、凝聚少数民族同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凝聚了人心,促进了民族团结。

  喀什地区伽师县迎宾路社区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凝聚青春力量


  喀什地区伽师县迎宾路社区辖12个居民小区,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土家族、壮族8个民族,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民族嵌入的典型特征。面对各族居民沟通难、诉求多等难题,迎宾路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由社区党总支统筹协调,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社区青年党团员为骨干,重点围绕“党建+服务”和“民族团结”两个主题,不断激活社区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激发青少年组织活力 创新社区实践活动

  社区以社区团支部换届为契机,建立健全基层共青团组织。同时,依托基层党建阵地资源,通过整合社区“五老”、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等队伍,将党建、团建和社会组织力量加以整合。以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强化团组织建设为重点,在社区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境儿童”“早教进社区?亲子欢乐多”“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垃圾分类我先行”等特色主题活动。

  社区依托“青年之家”云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格局。组织开展“心阅读、爱陪伴”“迎宾路社区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等各类学习教育主题活动5场次,有100余名青少年参加。同时,结合共青团重点工作开展普法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3场次,有90余人参加。

  着眼群众诉求 建立多支队伍化解矛盾

  迎宾路社区充分释放青年党员团员活力,让他们在化解居民纠纷、满足群众诉求方面立潮头、建新功。组建“小问题化解队”,针对居民日常小麻烦,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网格长、人民调解员等积极帮助解决。组建“大矛盾处理队”,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和镇包联干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组建“法律纠纷调解队”,针对涉及法律的问题,由社区民警、警务站站长、专职法律顾问、法律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力量,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居民解决,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组建“生活便利化服务队”,在居民休闲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大食堂等场所,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各种贴心服务,真正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在迎宾路社区,凡是通过社区所在乡镇“一码通”平台、包户干部走访、党员干部坐班接访、便民服务微信群、社区服务热线等多元化渠道收集到的居民服务诉求,社区工作者都必须做到5分钟内回复群众,1日内作出答复,告知办理进度,3日内解决完毕。

  启示: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既是社区治理的追求,也是体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迎宾路社区党组织统筹青年党员团员,让他们担当在一线、领跑在村居,彰显了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

  阿图什市

  “五疆小院”里的农村治理亮色


  多民族农村社区究竟怎么治理?在阿图什市阿扎克镇提坚村“德育小院”——木合塔尔·阿木提之家,小院主人木合塔尔是一位做皮箱买卖的村民。他的妻子海热古丽是一名裁缝,在一家服装厂工作,不仅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很注重子女的日常学习和教育,主动担当起家庭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职责,把家庭营造成孩子健康成长的“学校”。在她的鼓励和家庭氛围熏陶下,家里的孩子都很努力。木合塔尔一家因家风淳朴,孩子上进,被村民公认为“最注重教育”的家庭。

  在“致富小院”——吾甫尔·依布拉依木之家,小院主人吾甫尔·依布拉依木的儿子阿力木江,是阿扎克镇提坚村有名的“乡村振兴好青年”和“致富带头人”。阿力木江和弟弟从小学习水暖工技能,帮助村里的村民维修水电暖气,脚踏实地赚钱养家。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兄弟俩便在市区经营起一家五金店,并逐步带动所在村和附近的15个年轻人就业,解决了村里就业问题。

  “德育小院”“致富小院”是新疆“五疆小院”工程的一个缩影。

  新疆推行的“五疆小院”工程建设,是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为各族群众提供精神凝聚力、思想引领力、发展推动力的重要举措。“普法小院”“光荣小院”“富美小院”……每个小院以各自的行动特征及成果命名,名字各异,风格不同,但都体现新疆农村社区治理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

  在阿图什市阿湖乡,“五疆小院”作为农村社区宣传教育基地来打造,“正能量、有温度、可共享、全覆盖”成为社区治理的理念。在每一个小院里,由村党组织成员和驻村干部为全村党员、群众提供教育、培训,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回应村民各种诉求,从小院辐射一条街、以一条街带动生产小队,以小队示范引领整个村,最后以“点、线、片、面”的形式带动整村乃至全乡,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启示:

  “五疆小院”是文化润疆的一个创造性实践,是新疆多民族聚居社区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环境,推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样板。它不但实现了城乡社区、农村院落、楼栋居民之间的精神互嵌,同时搭建了一座地域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互嵌的桥梁。(作者:郝亚光)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基层治理,多民族聚居社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